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191章 秋晒满场,线底藏温

第191章 秋晒满场,线底藏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小满手里的针顿了顿,抬头看见大丫眼里的羞涩,忍不住笑了:“陈家小子是个实诚人,前儿还见他帮李奶奶挑水,是个能疼人的。”她把绣绷往大丫面前推了推,“好好绣,等你出嫁,婶子给你做床新被褥,保证比谁的都好看。”

大丫的脸更红了,低下头小声应着,手里的针却跑得更快了。院外传来打鼓的号子声,是沈青竹他们在起场,木锨碰撞石碾的声音“哐当”响,混着男人们的笑闹,把整个院子都填得热热闹闹的。

日头爬到头顶时,沈青竹回来了,肩上扛着半袋新谷,额角的汗顺着下巴往下滴。“晒完了?”林小满赶紧递过帕子和凉茶,“快歇歇,红薯还温着呢。”

“先把谷倒进仓里。”沈青竹把谷袋往墙角一放,看见大丫,笑着问,“丫头又来学绣花?你这帕子,比上次见的强多了。”

大丫不好意思地笑了,把帕子往怀里塞,起身要走:“俺回家了,俺娘该等俺吃饭了。”她走到门口又停下,回头朝林小满鞠了一躬,“谢谢婶子教俺绣花。”

送走大丫,沈青竹拿起那块藕荷色帕子,对着阳光看:“这丫头,手越来越巧了。”他忽然凑近林小满,鼻尖几乎碰到她的发顶,“比你当年强,你刚学绣鸳鸯,把鸳鸯的嘴绣成了鸡嘴。”

“哪有!”林小满把帕子抢过来,脸颊发烫,“那是你不懂欣赏,我那叫抽象!”

沈青竹低低地笑起来,胸腔的震动透过相靠的肩膀传过来,像晒谷场的木耙划过心尖。他拿起绣绷上的月白布,指尖拂过兰草的绣纹:“这兰草绣得好,配我正好。”他顿了顿,忽然说,“等秋收完,咱把东厢房拾掇出来,给你当绣房吧?我看你总在屋檐下绣,风大。”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跳,抬头看见他眼里的认真,不是玩笑。“不用那么麻烦,”她低下头继续绣花,声音却有点发颤,“这里挺好的,能看见院子里的菊花开了没,能听见你从晒谷场回来的脚步声。”

沈青竹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在她身边,拿起她刚摘的柿子,用小刀削了皮,切成小块放进碟子里,撒上点白糖。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落在碟子里,糖粒闪着光,像撒了把碎星。

午后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得菊叶沙沙响。林小满绣完最后一针兰草,把绷子收起来时,发现沈青竹靠在门框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红薯,嘴角带着点笑,像是做了什么好梦。她轻手轻脚地拿了条薄毯盖在他身上,转身去翻晒场上的谷——他定是累坏了,不然不会睡得这么沉。

晒谷场的谷粒被晒得滚烫,踩上去像踩着阳光。林小满拿起木耙学着沈青竹的样子翻谷,动作虽笨拙,却做得有模有样。远处的稻田里,收割机在“突突”地响,金黄的稻穗被卷进去,吐出饱满的谷粒,像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她忽然想起刚嫁过来那年,也是这样的秋天,她站在晒谷场边,看着沈青竹挥着木耙,心里慌慌的,不知这日子该怎么过。如今,木耙她也会用了,谷粒的干湿她也能分清了,甚至能从他的脚步声里,听出他今天的收成好不好。

原来日子就是这样,在翻谷的木耙里,在绣花的针脚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拌嘴中,慢慢变得踏实、温暖,像这晒透的谷粒,饱满得能挤出甜来。

傍晚收谷时,沈青竹醒了,红着眼圈找她,见她在晒谷场翻谷,赶紧跑过来抢木耙:“咋不叫我?累着咋办?”

“你睡得香,舍不得叫。”林小满笑着擦汗,“你看,我翻得还行吧?”

沈青竹看着被翻得匀匀实实的谷粒,眼眶更红了,忽然把她往怀里一拉,紧紧抱住:“小满,有你真好。”

远处的炊烟升起来了,混着谷香和菊香,在暮色里漫开。林小满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的汗味,忽然觉得,这秋晒满场的日子,因为有身边这个人,有指尖的绣花针,有檐下的菊花开,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珍贵。

她抬起头,看见天边的晚霞红得像大丫绣帕上的鸳鸯,心里忽然盼着,这样的日子,能长长久久,一直过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