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82章 战后格局,新的平衡

第382章 战后格局,新的平衡(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建安十八年的秋冬之交,天下大势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变后,仿佛奔腾的江水冲过险滩,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缓,却暗流更为汹涌的河道。汉中与江夏两场大战的硝烟渐渐散去,但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所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重塑着整个天下的格局。

竟陵,丞相府(原城主府已更名,虽无丞相之名,但行丞相之实)的顶层观星阁内,林凡凭栏远眺。秋风已带肃杀之意,吹动他玄色的衣袍。他的身后,巨大的沙盘上,代表四方势力的旗帜已然重新插过,界限分明,却又犬牙交错。

徐庶与庞统肃立两侧,手中拿着由“暗羽”及各方渠道汇总而来的最新情报卷宗。是时候对这场波及天下的大乱斗,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算了。

“主公,”徐庶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带着剖析全局的冷静,“历时近一年的汉中-江夏大战,已然尘埃落定。各方得失,已然明朗。”

林凡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那象征着权力与疆域的区块上:“说说看,元直。先从我们开始。”

**得失盘点,各方损益**

徐庶展开一份卷宗,清晰地说道:“我军,此战可谓有惊无险,最终获利颇丰。”

“**失**:江夏初期遭袭,陆寨尽毁,水军亦有损失,兵卒伤亡近万,粮草军械损耗巨大。西线,未能有效牵制曹操,导致刘备速败,间接促使曹操实力增强。”

“**得**:”徐庶语气转为昂然,“东线反击,大破吴军,阵斩吕蒙,迫降孙权,签《柴桑之盟》。获蕲春郡及三县之地,得巨额赔款(金万斤,粮五十万石,战马三千匹),质子孙匡,更夺得长江自蕲春以西水域绝对控制权!此一战,彻底打垮了江东数年内的进攻能力,东线威胁基本解除,我水军威名,震慑东南!”

“内部,主公虽未称王,然加九锡,开府仪同三司,权柄威望,实则更胜王爵。新政推行更为顺畅,荆襄士族彻底归心,竟陵根基,前所未有之稳固。”

林凡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目光转向西方:“刘备呢?”

庞统接口,小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刘备?可谓**惨胜如败**,或者说,**败中求存**。”

“**失**:汉中得而复失,损兵折将无数,出征时的数万精锐,退回白水关者十不存三,大将吴兰、雷铜等战死,实力遭到重创。其心心念念的‘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构想,因汉中丢失,已出现巨大缺口。”

“**得**:”庞统嘿然一笑,“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得’,便是那‘汉中王’的王号。虽失其地,却得其名。借此王号,刘备得以整合益州内部(虽然仍有隐患),凝聚麾下人心,正式与曹操分庭抗礼,在法理与道义上,站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可以说,他用汉中的土地和将士的鲜血,换来了一个政治上的‘正名’。”

“至于曹操,”徐庶继续道,语气凝重,“乃是此战**最大赢家**,亦是**隐患深种**。”

“**得**:最终夺取了梦寐以求的汉中战略要地,拔除了刘备北上的桥头堡,将势力延伸至巴蜀门户。虽折了夏侯渊,但整体实力、威望均达到顶峰。魏王之位,更加稳固。”

“**失**与**隐患**:”徐庶顿了顿,“汉中之战,损耗巨大,国库为之空虚。更关键的是,其东南侧翼,因我竟陵大胜孙权,压力骤增。他虽得汉中,却不得不分兵防备我自荆襄北上的威胁,其战略重心,短期内难以全力西顾,彻底消灭刘备。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

“而那孙权,”庞统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乃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范!”

“**失**:水陆大军损失惨重,尤其是水军精华折损近半,吕蒙阵亡,实力倒退何止五年!更割地、赔款、送质,颜面扫地,威严尽失,从可与各方周旋的棋手,彻底沦为我竟陵之附庸威慑下的割据势力。”

“**得**?”庞统嗤笑一声,“若硬要说有,便是那惨痛教训,让他彻底认清现实,短期内再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以及……或许能让他内部那些骄狂之辈,稍微清醒几分。”

林凡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栏杆上轻轻敲击,将四方得失尽数消化。良久,他缓缓道:“如此说来,经此一役,曹操实力最强,然两面受敌;刘备虽败,却得王号,据险而守;孙权元气大伤,俯首称臣;而我竟陵,东线无忧,根基稳固,可全力应对北方。”

徐庶与庞统齐齐躬身:“主公英明,正是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