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天下惊惧,联盟再议(2 / 2)
程昱慷慨陈词,将林凡描绘成“汉室巨奸”、“天下公敌”,将曹操的联盟提议包装成“共扶汉室”、“挽狂澜于既倒”的义举,并许下重重诺言。
刘备面色凝重,沉默不语。他岂不知林凡威胁?荆益裂隙、汉中败绩,皆源于此。与曹操联盟,无异于与虎谋皮,但……这或许是困守蜀中唯一的破局之机?
诸葛亮羽扇轻摇,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若灭林凡,魏王真愿归还荆州,并承认我主全据益州?届时,魏王坐拥中原、河北、关中,实力冠绝天下,又如何保证不挥师南下?”
法正则更直接:“联盟可以,然如何出兵?粮草何来?指挥谁属?若让我军出蜀道攻坚,魏王坐守中原,此等联盟,不要也罢!”
谈判,在相互试探与猜忌中艰难进行。刘备心动于打破困局的机会,却又极度警惕曹操的用心。
**建业,吴侯府。**
司马懿派出的心腹使者,秘密见到了称病不朝的孙权与心腹鲁肃。
使者并未要求孙权立刻出兵,而是极力渲染林凡的“虎狼之性”与对江东的必然吞并之心,强调曹魏愿与江东“同仇敌忾”,只需孙权在关键时刻“稍作牵制”,便可共享胜利果实,甚至收回失地、迎回质子。
孙权碧眼闪烁,沉默良久。他对林凡的恨意与恐惧交织,无时无刻不想着雪耻。然而,黑石滩的消息他也略有耳闻,林凡的恐怖他亲身经历,再启战端,万一……他不敢想。
鲁肃则更为冷静,他反复追问曹魏的具体军事计划、对江东援助的力度、以及事成后承诺的保障。他深知,空头许诺毫无意义,江东再经不起任何失败了。
江东的态度,暧昧而犹豫,既想借力复仇,又怕引火烧身。
**西凉、辽东。**
曹操的使者也分别抵达,带去册封与赏赐,极力挑拨他们与竟陵的关系,试图构建一个对林凡的广泛包围网。然而,马腾、韩遂、公孙康等皆是首鼠两端之辈,眼见竟陵强势,曹魏急切,更是待价而沽,态度模糊,只想从中牟利,并无真心出兵之意。
**竟陵,丞相府。**
“暗羽”强大的情报网络,几乎在曹操使者出发的同时,便将各方动向汇总到了林凡的案头。
“主公,曹操果然坐不住了。”徐庶指着情报汇总图,“其使者已分赴成都、建业、西凉、辽东,意图构建‘反林联盟’。”
庞统嘿嘿冷笑:“曹孟德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想联合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来对抗我竟陵天兵?真是痴心妄想!”
林凡看着地图上那些被标记出来的、往来穿梭的箭头,脸上并无意外,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神色。
“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总会来的。”他轻轻敲了敲成都和建业的位置,“刘备尚有犹豫,孙权更是首鼠两端。这个联盟,从根子上就是脆弱的。”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太轻松达成协议。元直,士元,我们也该动一动了。是时候,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选择与谁为敌,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阁**
天下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几大势力之间的外交博弈。曹操全力推动的“反林联盟”,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勉强拼凑起来的破船,尚未启航,便已充满了裂痕与不确定性。
刘备在诸葛亮的谋划下,一边与程昱虚与委蛇,讨价还价,一边紧急整顿内政,积蓄力量,无论联盟成否,自身强大才是根本。
孙权在鲁肃的劝谏下,态度愈发暧昧,对曹魏的提议既不明确拒绝,也不轻易答应,仿佛一只受惊的狸猫,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风向。
而西凉、辽东等地,则继续着他们骑墙观望的表演。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暴风雨即将来临。但这场风暴将以何种形式、在何时何地爆发,取决于各方在这最后时刻的抉择与较量。
林凡的竟陵,如同风暴眼中那最平静却又最令人恐惧的存在,已然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联盟的阴影,并未让他感到压力,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通往最终胜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