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408章 天下一统,革故鼎新

第408章 天下一统,革故鼎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建安二十一年,元月。

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从中原大地退去,但位于南北要冲、经过大规模扩建与改造的**洛阳城**,却已然沐浴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热烈的气氛之中。这座饱经战火、几度兴废的千年古都,被林凡选定为新生帝国的临时都城,象征着承袭汉室正统(名义上)与立足中原、辐射四方的政治格局。

旧日的皇宫经过了必要的修葺,但并未进行奢华的扩建,反而在宫城之侧,拔地而起了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灰墙黑瓦,线条硬朗,楼宇之间由宽阔的廊道连接,巨大的玻璃窗(格物院水晶工坊的初步成果)吸纳着冬日宝贵的阳光,这里便是新的权力核心:**丞相府**及**格物总院**。

今日的洛阳,万人空巷。主要街道被清扫得一尘不染,两旁站满了从附近州郡抽调而来的竟陵精锐,维持着秩序。更外围,则是无数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衣着或许依旧简朴,但脸上却洋溢着一种久违的安宁与对未来真切的好奇。没有人组织,他们是自发前来,想要亲眼目睹那个结束了数十年战乱、带来了减免赋税诏书和诸多新奇物事的“林丞相”的风采。

辰时正,浑厚悠远的钟声从宫城和丞相府方向同时响起,回荡在洛阳上空。紧接着,是整齐划一、震撼人心的脚步声。一队队玄甲士兵,手持崭新的、带有刺刀凹槽的“元戎Ⅲ型”长弩,迈着铿锵的步伐,护卫着中央的仪仗,从丞相府缓缓行出,沿着御道,向着宫城前的巨大广场行进。

没有繁琐的卤簿,没有前朝的玄鹤祥瑞,仪仗的核心,是一辆特制的、由四匹神骏白马牵引的敞篷马车。林凡立于车上,未着冕旒龙袍,依旧是一身剪裁合体的玄色深衣,仅在领口袖边绣有暗金色的齿轮稻穗纹样,象征着格物与农耕乃立国之基。他并未佩剑,只是平静地站立着,目光扫过街道两旁欢呼雀跃的民众,时而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身后,是高顺、魏延、甘宁、徐庶、庞统等文武重臣,皆骑马或乘车跟随,人人脸上都带着开创历史的激动与肃穆。

这不是登基大典。林凡早已明确昭告天下,汉室天命已终,然新朝之制,当革故鼎新,不循旧礼。今日,乃是“天下一统庆典”暨“新政推行大典”。其意义,远非改朝换代那么简单,而是要向天下人宣告,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就此开启。

**朝会议政,定鼎新制**

庆典的狂欢之后,真正的重头戏在丞相府的议事大殿——**弘文殿**内展开。这是一次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最高层会议,参与者除了核心文武,还包括了被特意召来的格物院大匠、新任命的各州刺史以及部分经过甄别、愿意合作的前朝能吏。

大殿内部陈设也与以往迥异,不再是君王高踞上位、臣工俯首下方的格局。林凡的座位置于北端稍高的平台上,但其下并非御阶,而是一排排逐渐降低的座椅,呈半圆形分布,方便所有人发言交流。巨大的沙盘、绘制着新式地图的屏风、以及写满了各种公式与图纸的黑板(格物院发明),占据了大殿两侧的空间,使得这里更像一个战略研究室与政策辩论场的结合体。

林凡端坐主位,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沉稳地传遍大殿:“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然兴,非重复旧路,而当开创新局。今日之议,便是我等未来十年、数十年之施政总纲——**《新政纲要》**。”

他目光扫过全场,无人敢与之对视。

“首要,乃**政体革新**。”林凡缓缓道,“旧制,家天下,权出于上,治乱系于一人,此乃动荡之源。新朝之制,当**以法治国,以律束权**。”

他示意徐庶。徐庶起身,朗声宣读核心原则:

“一、废三公九卿,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二、设**格物总院**,独立于六部之外,直隶丞相府。凡国之重器、农工革新、技术研发,皆由其统筹,地位与六部等同。”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旧吏面露惊容,将工匠之术提到与治国理政同等高度,实乃亘古未有!

“三、地方上行**州、郡、县三级制**,革除汉代州牧权重之弊。县令由吏部考核选派,刺史负责监察,不直接理民。逐步推行**官员任期制、考核制、异地任职制**。”

“四、编纂**《新律》**,废除苛刑,明确法条,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设**大理寺**专司审判,**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

这一套组合拳,旨在从制度上杜绝权臣、军阀产生的土壤,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前所未有地拔高了技术与法律的地位。

“其二,**经济之基**。”林凡继续道,“民富则国强。旧时重农抑商,然无工无商,农亦不富。”

庞统接话,展开一份巨大的图表:“主公所言极是。新朝经济,当**农工商并重**。”

“农:全面推行**‘均田令’(限制土地兼并,非绝对平均)**,推广曲辕犁、占城稻、代田法等,由格物院牵头,于各州设立**农事试验场**,培育良种,改进农技。”

“工:设立**皇家工匠协会**(非皇室私有,乃国家机构),制定工艺标准,推广水力机械、改良织机等。鼓励民间开设工坊,凡有新发明、新工艺,经格物院鉴定,可授予**‘专利文书’**,享一定年限独家经营之权!” “专利”一词抛出,连一些格物院的大匠都瞪大了眼睛,激动不已。

“商:统一度量衡,由格物院监制标准器发放天下。修缮秦驰道,拓展**‘大运河’计划**(沟通南北水系),建立官方**邮政驿传系统**(兼营民间信件物资传递)。鼓励海贸,于交州、江东、青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征收关税。”

这些政策,几乎是在构建一个初步的近代国民经济体系,其眼光之长远,让在场的智者们都感到心潮澎湃。

“其三,**文武之道**。”高顺起身,言简意赅:“军队,乃国之利刃,亦需以律法约束。即日起,推行**《武经总要》**,明确军队编制、职责、操典。实行**府兵制与常备军结合**,战时征召,平时归田,减轻百姓负担。所有军官,需入**武备学堂**受训,学习新式战法、识图、乃至基础格物知识。军队不得干政,唯效忠国家,护卫疆土。”

这将彻底终结兵为将有的私兵传统,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