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舌尖上的暗号!一盘“抓炒鱼片”里的玄机!(1 / 2)
不在菜单上的菜。
这五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何雨柱脑中的迷雾。
丰泽园是什么地方?
京城鲁菜的头块招牌!
这里的规矩比天大,每日的菜单都是固定的,有什么,卖什么,绝不可能因为某个客人就临时加菜。
更何况,“抓炒鱼片”这道菜,虽然是鲁菜,但因为对鱼肉的新鲜度和厨师的技艺要求极高,早已不是丰泽园的常备菜品。
梁文辉,一个外来的港商,他怎么会知道这些?
又凭什么能让丰泽园为他破例?
除非……
这道“抓炒鱼片”,根本就不是点给嘴巴吃的!
它是一个暗号!一个试探!
何雨柱的心跳,在这一刻,猛地漏了一拍。
他几乎可以肯定,梁文辉正在用这道菜,向后厨里隐藏的那个“掌勺”发送某种信号。
“何哥?何哥?”旁边的大毛见他盯着菜单发呆,忍不住小声催促道,“您倒是快点啊,一号雅间的客人可等不得。”
何雨柱猛地回过神,他压下心中的波澜,抬起头,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这抓炒鱼片,店里今天没备料吧?怎么还点这个?”
大毛撇了撇嘴,习以为常地说道:“嗨,这位梁老板就是这样,每次来都点些稀奇古怪的。“
“不过您放心,崔爷早就吩咐下去了,只要是他点的,不管多麻烦,都得给他做出来。”
一句话,信息量巨大。
“每次都点稀奇古怪的。”
“不管多麻烦,都得做出来。”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食客与饭店的关系了,这分明是一种特殊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崔爷……
何雨柱的目光,不动声色地瞥向了那个正在灶台前发号施令的刀疤脸厨师长。
他就是“掌勺”吗?
很有可能。
但何雨柱没有轻举妄动。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打草惊蛇。
他现在要做的,是接下这个“暗号”,看看对方到底想干什么。
“行,我知道了。”何雨柱点点头,拿起那张菜单,走向了砧板。
配菜的过程,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清蒸石斑的鱼,他用手一掂,分毫不差,正是一斤二两。
葱烧海参的配料,葱白要切段,姜片要厚薄均匀。
他的刀工,再一次让周围那些暗中观察的厨师们暗暗心惊。
最后,轮到了那道“抓炒鱼片”。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鱼片。
鱼肉要剔骨去皮,片成薄厚均匀的片,再用蛋清、淀粉上浆。
这对刀工的要求极高,片厚了,口感发柴;片薄了,下锅一炒就碎。
何雨柱拿起一条新鲜的鲤鱼,斩骨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如穿花蝴蝶。
去鳞、开膛、剔骨、去皮……一系列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刀锋一斜,贴着鱼肉,飞快地片了起来。
“唰唰唰……”
一片片薄如纸翼,晶莹剔透的鱼片,在他的刀下成型。
周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声。
这手片鱼的绝活,整个丰泽园,除了厨师长崔爷,没人能做到!
崔爷显然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他那阴鸷的目光扫过来,看到案板上的鱼片时,眼神深处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惊异。
何雨柱将所有配菜准备妥当,交给了负责打荷的伙计。
他没有停下,而是装作整理案板的样子,眼睛的余光,却死死锁定了负责烹饪这道“抓炒鱼片”的那个灶台。
掌勺的,是崔爷的大徒弟,一个叫赵铁军的壮汉。
只见赵铁军起锅烧油,油温升至七成热,将上好浆的鱼片一片片滑入锅中,迅速划散,待鱼片变白卷曲,立刻捞出控油。
这个过程,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接着,是调-兑芡汁。
这是“抓炒”的灵魂。
糖、醋、盐、酱油、料酒、淀粉……各种调料的比例,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寡。
赵铁军显然是得了真传,调出的芡汁色泽红亮,酸甜适中。
他将芡汁下锅,烧至粘稠,然后将滑好油的鱼片倒回锅中,大火快速颠勺,让每一片鱼片都均匀地裹上芡汁。
“抓炒鱼片,好了!”
随着他一声吆喝,一盘色泽金黄油亮,散发着浓郁酸甜香气的抓炒鱼片,就此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