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看似妥协,实则暗藏危机!(1 / 2)
祁同伟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字面上平稳克制,可立场坚定、意图清晰。
最关键的那层意思,已经传达到了——
此时此刻,他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追查真相。
给公众一个交代,给局势一个出口。
而正是这种既稳妥又果决的态度,
体现出祁同伟真正的本事。
骆山河听着,微微点头。
他认可这份坦率,也欣赏这份担当。
但与此同时,他脑子里转的却是另一件事:
“同伟啊,这个案子按你说的办,我没意见,也支持你。
可李达康那边的事,你打算怎么收场?
你要清楚,这根引线一旦点燃,后果远不止眼下这点动静。”
这才是骆山河真正放不下的心结。
他一直想不通,祁同伟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动真格。
这个决定太冒险,早已超出了常规操作的范畴。
往轻了说是莽撞,往重了说,简直是玩火。
毕竟李达康的问题,明眼人都知道是个雷。
过去不是没人碰过类似的事,
但最后几乎都是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官场上这类做法司空见惯,
大家心照不宣,图的就是平稳过渡。
可问题恰恰就在这儿——
这类看似平常的妥协,实则暗藏危机。
蚁穴虽小,足以毁堤。
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连锁震荡。
这种风险,谁都担不起。
但偏偏,祁同伟就这么做了。
而且做得干脆利落,毫无迟疑。
这份胆识,确实罕见。
不是谁都有勇气逆风而行,挑战潜规则。
可祁同伟不但有,还表现得异常坚决。
这才是让骆山河真正困惑的地方。
在他印象中,祁同伟从来不是个冲动的人。
做事谨慎,进退有度,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所以这次的举动,反倒显得反常。
不像权斗,也不像报复,
倒更像是在坚持某种信念,践行自己的主张。
而这,才是最难理解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这本无可厚非。
但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选择正面出击,
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了。
也正是这一点,让骆山河始终无法释怀。
听到这个问题,祁同伟神情微滞,略显局促。
这个问题,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无关紧要,
可在他们这个层级看来,却关乎格局与底线。
20号那天的气氛,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异样,明眼人一眼就能察觉。
钟小艾感觉到了,高育良也看得出来。
而此刻坐在桌边的骆山河,自然也不会错过这微妙的变化。
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敏锐,是站在高位者特有的观察方式。
骆山河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只是旁观——他是证法口的负责人,凡涉及法治、权力运行的事,他都有责任过问。
这一次也不例外。
所以他并没有沉默,只是反应很克制。
他知道,必须表态,但更要拿捏分寸。
这是职责所在,也是处境使然。
祁同伟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深意地开口:
“骆部长,您也知道,
我这一路走来,全是在证法这条线上摸爬滚打。
有些规矩,早就扎进骨子里了,成了不成文的惯例。
不是看不见问题,而是……说实话,以前我不敢碰,也没那个胆子去碰。
可现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