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林望主动接洽,争取重大投资(2 / 2)
“所以,我们这次带去的,不能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宣传册。我要的是最真实的数据,最棘手的问题。比如,云钢的‘工业大脑’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哪些数据瓶颈?宁州宏源煤矿的井下地质结构,对传感器部署提出了哪些世界级的难题?庐州纺织业那条庞杂的供应链,存在多少可以用AI优化的环节?”
“我们要带去的,不是一份‘请您来投资’的请求书,而是一份‘我们这里有最难解的题,你敢不敢来挑战’的战书!”
“战书”两个字,让办公室里所有年轻人的血液,再次沸腾了起来。他们看着站在白板前,眼神明亮,侃侃而谈的林望,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个即将率领大军出征的将军。
接下来的两天,数字经济办公室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
林望亲自坐镇,将所有人分成几个小组。王林负责对外联络,协调省内各相关厅局,调取最原始、最精准的行业数据。李悦则带着几个笔杆子,将这些枯燥的数据,转化成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挑战场景”,摒弃了所有官样文章和华丽辞藻,用最直接、最符合科技公司思维逻辑的语言,制作成一份全新的ppt。
林望甚至亲自打电话给云钢和临江区,详细询问了“工业大脑”和“智慧港口”项目推进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现实困难。
两天两夜,办公室的灯就没熄过。外卖盒子堆成了小山,每个人都顶着黑眼圈,眼神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他们正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以一个“甲方”的姿态,去“面试”一个所有人都想巴结的“乙方”。
第三天清晨,当一份厚达两百页,标题仅为《关于江东省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十大核心挑战》的报告打印出来时,所有人都虚脱般地瘫倒在椅子上。
这份报告,就是林望准备递给天枢科技的“战书”。
……
深圳,天枢科技总部。
当林望、王林和李悦一行三人走出机场,坐上前来接洽的专车时,一股与江东省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效率和金钱的味道。道路两旁,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年轻的面孔行色匆匆,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梦想”与“焦虑”。
天枢科技的总部园区,更像是一座未来科幻电影里的城市。流线型的建筑,无处不在的无人驾驶接驳车,空中连接各栋大楼的透明连廊,以及园区里随处可见的,戴着各种智能设备、席地而坐讨论问题的年轻工程师。
王林这个在政府大院里呆了一辈子的老机关,看得眼花缭乱,嘴巴就没合拢过。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在这群穿着t恤、牛仔裤、踩着运动鞋的工程师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像一只误入硅谷的企鹅。
“这……这就是他们公司?”王林压低了声音,满眼都是震撼,“这哪是公司,这简直就是个小联合国啊!”
林望没有说话,他的【情绪图谱】系统早已全功率开启。
视野所及,是一片片色彩斑斓的情绪标签海洋。
[专注]、[创新]、[压力]、[野心]、[疲惫]、[兴奋]……
这些标签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强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充满生命力和巨大张力的画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家公司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种对技术近乎偏执的狂热,和对改变世界的强烈渴望。
他知道,自己来对了。
在战略发展部负责人方磊的引领下,他们穿过巨大的开放式办公区,来到一间装修极简、只有一张巨大会议桌和一面全景落地窗的会议室。
“林主任,王主任,李组长,请稍等片刻。”方磊微笑着替他们倒上水,“我们负责技术战略的副总裁,马上就到。”
王林受宠若惊,连忙站起来:“哎呀,不用不用,太客气了,还惊动了贵公司的副总裁。”
林望则安静地坐着,目光投向窗外。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看到无数年轻的头脑,正在为这家科技帝国贡献着智慧和能量。
几分钟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走进来的人,却不是他们想象中西装革履、年富力强的企业高管。
那是一个穿着格子衬衫、头发有些凌乱、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神情有些冷淡,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仿佛是从某个技术难题中被强行拽出来,浪费了他宝贵的时间。
方磊连忙介绍:“林主任,这位是我们集团技术委员会的核心成员,也是我们AI算法研究院的院长,秦观博士。”
林望站起身,伸出手:“秦博士,你好。”
秦观只是随意地伸出手,和林望轻轻一握,便立刻收了回去。他的目光在林望三人身上一扫而过,没有任何客套,直接开门见山。
“报告我看过了。”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冷淡而直接,“想法不错,但,都是纸上谈兵。”
话音刚落,王林和李悦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林望的目光,则落在了这位秦观博士的头顶。
那里,悬浮着几枚异常清晰的标签。
最上面,是一枚深蓝色的、代表着极度理性的标签:【技术至上】。
:【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