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清算(1 / 2)
太上皇的“丧仪”按制举行,举国缟素,哀钟长鸣。
然而,在这片看似统一的悲声之下,一场针对叛乱余孽的清算风暴,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朝堂内外。
养心殿内,灯火彻夜不熄,皇帝面容冷峻,眼底是尚未散尽的杀伐之气与重整乾坤的决心。
一份份奏报,如同雪片般呈递到御案之上。
“启奏陛下,”刑部尚书手持一份厚厚的卷宗,声音沉肃,“北静王府已查抄完毕。”
“除常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不计其数外,更在其书房密室中,搜出私造龙袍和玉玺。”
“另有一部分贾琏将军提供的北静王与倭寇往来密信,私募兵马的粮饷账册,以及……其与部分朝臣、将领勾结,意图在掌控京城后,行废立之事的盟书名单!铁证如山,已可昭告天下!”
皇帝接过那份名单,目光冰冷地扫过上面一个个或显赫或隐秘的名字,指尖在名单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殿内诸臣的心上。
他没有立刻发作,只淡淡道:“依律严办,公示其罪,以儆效尤。其府邸、财产,悉数抄没入官。”
“臣,遵旨!”
紧接着,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列,弹劾忠顺亲王:“陛下,忠顺王府于叛军围城之际,非但不思抵抗,反率先悬挂逆旗,献表投降,助长叛军气焰,动摇守城军民之心,其行径卑劣,实乃宗室之耻!”
“且经查,其府邸历年贪墨河道款项、纵容家奴强占民田、与北静王过往从密,结党营私,罪证确凿!乞请陛下严惩!”
皇帝眼中寒光一闪。
忠顺王府的临阵倒戈,无疑是叛乱中最令人齿冷的一幕。
他看向一旁记录诏令的翰林学士:“拟旨。忠顺王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反首鼠两端,屈膝事贼,更兼贪腐结党,罪无可赦。”
“着,夺其爵位,削其宗籍,查抄家产,一应案犯,交由三司会审,从严论处!”
“陛下圣明!”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昔日与忠顺王府走得近的几位官员,此刻皆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清算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那些在北静王围攻京城时,或主动投靠,或迫于压力举旗“效忠”的官员,无论品级高低,皆被一一揪出。
吏部与刑部联手,依据贾环暗网提供的部分线索及叛军俘虏的口供,进行着严格的甄别与审判。
“光禄寺少卿赵某,叛军围府,未做抵抗即献降表!”
“工部郎中钱某,曾为北静王私岛军火库提供匠作掩护!”
“城东兵马司指挥孙某,暗中放叛军小队入城,造成多处骚乱!”
……
一份份罪状被宣读,一道道惩处的旨意下达。
轻者罢官夺职,流放千里;重者抄家问斩,累及亲族。
昔日繁华的北静王府、忠顺王府门前车马稀落,取而代之的是查封的封条和肃杀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