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92章 风起青萍(公元前578年 春)

第192章 风起青萍(公元前578年 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依旧是那间阴暗的宫室,勾践与化名商人的楚使屈巫再次会面。与上次不同,此次勾践身边,多了两位心腹大夫,气氛更为正式。

“屈大夫,”勾践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决断,“楚王诚意,寡人已悉。晋国霸凌,赵朔专横,确为楚越共同之患。寡人同意,与楚国缔结秘密盟约。”

屈巫心中一定,面上不动声色:“越王英明。不知越王有何具体章程?”

勾践缓缓道:“盟约之旨,在于互助自保,牵制强晋。越国可允诺,绝不再与楚国为敌,并在晋国意图大举南征楚国时,于东南策应,袭扰其后方。然,越国国力未复,公开举兵暂不可能,此节,楚王需体谅。”

“这是自然。”屈巫点头,“秘密盟约,贵在隐秘与长远。”

“作为回报,”勾践继续道,“楚国需立即开放边境三处市集,允许越国商队通行,交易粮种、铜铁、盐巴等物资。此外,楚国需每年秘密资助越国一批军械,具体数目,另行商议。最后,若越国遭晋国或其附庸攻击,楚国有义务出兵相助。”

条件可谓苛刻,尤其是军械资助和出兵条款,几乎将楚国绑上了越国的战车。但屈巫来前已得楚庄王授权,知晓必须付出代价才能拉住越国这根线。楚国新败,急需时间休整和稳定东方,避免两线作战。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秘密盟约。没有歃血为盟的仪式,没有刻于鼎铭的昭告,只有一绢帛书,上面写着相互的义务与承诺,由勾践与屈巫分别代表本国签字用印。

盟约达成,屈巫离去后,勾践独自一人,将那绢帛盟书置于灯焰之上,看着它缓缓化为灰烬。他不需要任何实物证据,所有的条款都已刻在他的心里。

“文种,”他低声唤来仅存的几位重臣之一,“依计行事。派遣可靠之人,分批前往楚境市集,换取急需物资。同时,加紧训练士卒,尤其是水师。寡人要知道,晋国赵朔,下一步会看向哪里。”

他的目光投向西北,那是晋国的方向,也是他屈辱与野心的源头。楚越的秘密结盟,如同在晋国霸业的东南角,埋下了一颗深水暗雷。

春风吹拂海面,“安居”岛迎来了满载而归的探索船队。船队不仅带回了更多的异域物产样本、绘有更精确航线的海图,还带回了几大袋沉甸甸的金色砂粒。

范蠡亲自检验了这些金砂,成色虽非绝顶,但储量显然可观。他立刻召集核心弟子与工匠首领。

“金砂发现,意义重大。”范蠡开门见山,“然则,福兮祸之所伏。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仅限于此室之人知晓。对外只言发现新岛,可垦殖,有奇木异兽。”

他随即下达一连串指令:“其一,选址建立永久据点,需隐蔽,易守难攻,靠近水源与金砂河。其二,加快建造更大、更坚固的海船,增强运力与护卫。其三,研究淘洗、冶炼金砂之法,力求在海外初步提纯,减少运输体积与风险。其四,加强与当地土着的‘贸易’,用他们需要的物品换取金砂和平,必要时可展示武力威慑,但尽量避免大规模冲突。”

他的思路清晰而务实,着眼于长远的开发和稳固的控制,而非掠夺式的开采。

“中原局势如何?”一位弟子询问道。

范蠡轻轻摇头:“晋国内斗方兴,楚越暗通款曲。表面平静,实则危机四伏。此正利于我等海外发展。中原越是纷乱,我等此地越是安稳,越是能积蓄力量。传令下去,加大招募中原流民、工匠的力度,凡有一技之长者,来者不拒。我们要在这海外之地,真正扎下根来。”

他走到新绘制的海图前,手指轻轻点在那标记着金砂河流的位置。中原的权谋、流言、密约,似乎都离他无比遥远。在这里,他拥有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无论是新绛的暗流,还是会稽的密谋,亦或是这海外荒岛上的点点金光,都正在悄然汇聚成可能改变天下格局的巨大风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