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93章 砥柱中流(公元前578年 夏)

第193章 砥柱中流(公元前578年 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事我自有计较。”赵朔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芒,“或许,是时候让天下人知道,这‘天火’,并非我赵朔所能驱使,也并非……只有我能引来。”

韩厥一怔,不明其意。赵朔却不再多言,转而与韩厥商讨起西河防务与对秦策略,仿佛刚才的朝争并未发生。这份沉静与定力,让韩厥心中暗叹,赵朔之能,确非常人可及。

就在新绛朝争暂告段落之际,一封来自西河前线的密报,由快马送至赵朔案头。密报称,边境斥候发现秦国近期有异常调动,虽未越境,但驻防于边境的兵力有所增加,且有小股精锐骑兵频繁窥视我方关隘。更令人警惕的是,发现有疑似楚国装扮的使者,秘密进入了秦国都城雍邑。

“秦、楚……”赵朔手指敲击着案几,目光锐利。郤陵之战楚国虽败,但根基未损,楚庄王雄才大略,绝不会甘心失败。联合同样对晋心怀怨恨、一直图谋东出的秦国,乃是必然之选。西河之地,是赵朔一手经营、用以压制秦国的战略要冲,也是他功绩和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地若有失,不仅晋国西线门户洞开,他赵朔的威望也将遭受重创。

“郤克等人在内掣肘,秦楚在外勾结……”赵朔冷笑一声,“真是好算计!想让我内外交困,疲于奔命?”

他立刻下令:增派斥候,严密监控秦军动向及楚国使者行踪;命令西河守将提高戒备,加固城防;同时,以中军帅名义,行文秦国,措辞强硬地质询其边境增兵之意,以示警告。

处理完这些,他沉思片刻,又写了一封密信,唤来一名绝对心腹,低声吩咐道:“将此信秘密送往‘安居’,面呈范蠡先生。” 信中所书,除了通报秦楚可能勾结的动向外,便是再次询问那“天火”之谜,并隐约表达了希望借助范蠡海外之力,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危机的意图。在内外压力之下,赵朔开始将目光投向那超然于诸侯之外的变量。

“安居”岛上,范蠡收到了赵朔的密信。他仔细阅读后,将其置于灯焰上焚毁。

“秦楚勾结,意在晋也。赵朔内外受敌,方想起我这海外闲人。”范蠡微微一笑,并无意外。他走到院中,仰观星象,夏夜的星空璀璨而神秘。

弟子在一旁恭敬询问:“先生,我等该如何回应赵帅?是否要介入中原之争?”

范蠡摇了摇头:“时机未至。赵朔虽困,犹有余力。晋国内斗,尚未至水火之势。此刻介入,非但无益,反可能引火烧身,暴露我等根基。”

他沉吟道:“回复赵朔,言‘天火’之事,机缘巧合,非人力可常御。然海外奇物,不止于此,待其需时,或可相助。眼下,当以稳固西河,震慑秦楚为要。另,可提醒他,注意齐国内部动向,齐顷公虽庸,但其国内技术仿制颇有进展,或生变数。”

他的思路清晰,依旧是以静制动,以海外发展为主。

“至于我们,”范蠡目光重新投向东方那浩瀚的海洋,“加速金砂据点的建设,同时,派遣一支精干船队,携带部分提纯后的金砂样本,以及我等所制的精巧器物,尝试向东北方航行,探索与燕国或更北方部落建立贸易路线的可能。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不仅要开拓海外的资源,更要构建起一个联通海内外的、隐秘的贸易与信息网络。中原的纷争,对他而言,既是风险,也未尝不是某种机遇。砥柱虽固,然浪潮汹涌,暗礁密布。赵朔能否继续屹立不倒,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意志与力量,也取决于那来自海外旁观者的判断,以及那悄然织就的、覆盖越来越广的命运之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