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窗口期(1 / 2)
他的话引得饭桌上一片赞同声和附和声。
的确,还有什么能比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围坐在一起,安安稳稳地吃上一顿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更能让人感到放松的?
饭后,众人稍事休息,帮忙收拾了碗筷。
方牧便招呼张薇和李浩然乘坐越野车准备出发,后备箱里除了他们的随身装备,还特意装上了一些从云山墅带来的新口味罐头和自热米饭,准备带回养猪场给那边的同伴们也尝尝鲜。
方牧父亲则是开着需要归还的货车。
实际上,被带来水电站的这几个人也都不是傻子。
从方牧他们偶尔的交谈、携带的物资来源以及那种与其他据点保持联系的迹象中,他们都能猜到方牧团队肯定还拥有其他的避难所。
但是,方牧等核心成员既然没有主动透露详情,他们这些新来者便也极其识趣地绝口不问。
在这个新的环境里,知道得太多有时候并非幸事。
更何况,团队里还有那位“判官”方牧,即使平时说话都是笑嘻嘻的,但是总给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
让他们更加谨言慎行,生怕哪一句话没说对,就被那个爱记账的“判官”给记住,不知道什么时候掏出一个账本,宣判他们的罪行。
方牧的父亲决定和儿子一起,先将货车稳妥地送回中心驿站停放,然后再搭乘另一辆预留的车辆返回养猪场。
当父子二人最终驾车驶入石料厂那熟悉的大门时,天幕早已完全黑透了,只有零星的几颗寒星在遥远的天际闪烁着微光。
方牧一下车,便将众人召集到生炉子的灶房里,把此次云山墅之行的所有情况,都详尽地向留守的伙伴们汇报了一遍。
当听到水电站那边最棘手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伙的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欣慰笑容。
这条以水电站为核心据点,逐步清理、恢复周边被抛荒的农田,进而稳步开展牲畜养殖,实现一定程度的食物与能源自给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是他们这个团体早在确立双据点模式之初就已制定好的基本方针。
如今,看着大目标到干劲十足。
等到水电站那边的几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证明可靠之后,就可以考虑把他们往庄园那边输送了。
这又是一笔稳定的收入进账。
未来可期啊!
方牧甚至有些不敢具体想象,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养猪场未来每个月通过各种渠道能够获得的罐头收入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数字。
之前,仅仅依靠石料厂改造的那个标准驿站提供的住宿费,以及养猪场出产的风味肉干、红薯干等农产品的出售,每月刨去成本,稳定净收入就能达到一千个罐头左右。
这已经是一笔能让十来人在这个末世维持基本温饱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