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前程远望 家议良缘(1 / 2)
七月初的清华园,沐浴在盛夏的阳光与蝉鸣之中。
那一声声“知了”,仿佛是为学子们奏响的离别之曲。
吕辰、王卫国、吴国华、汪传志、任长空、陈志国,213宿舍的六兄弟,刚刚办完了最后一道毕业手续。
薄薄的毕业证书和派遣单,宣告了他们五年大学时光的终结,也指明了新的起点。
他们推着自行车,再次穿过熟悉的林荫道,来到了清华大学那着名的二道门前。
这道门,见证了多少学子的满怀憧憬而来,又意气风发而去。
它是一道出入校园的关口,也是无数清华人心中精神的象征,是梦想起航与归航的码头。
六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支好自行车,如同许多即将离校的同学一样,默默地凝视着这道门。
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混合着离愁别绪,凝成一种难以言说的氛围。
汪传志双手插在裤兜里,仰头看着那块饱经风霜的匾额,平日里咋咋呼呼的他,此刻嘴角紧抿,下颌线绷得有些紧。
他知道,这一跨出去,身份就彻底变了,不再是清华园的学生,而是要真正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吴国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仿佛要将这门、这景、这五年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
那些在图书馆挑灯夜读的沉寂,在实验室争辩不休的激烈,在实践基地挥汗如雨的拼搏,如同无声的电影画面,在眼前飞速掠过。
任长空和陈志国并肩站着,两个性格内向的朴实学子,没有太多言语,只是眼神复杂地扫过门前的每一寸砖石,那上面仿佛还留存着他们无数次进出的脚印。
王卫国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位兄弟的脸庞,将他们的不舍、迷茫与坚定尽收眼底。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一一用力地拍了拍兄弟们的肩膀。
“行了,兄弟们,”王卫国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清华教给咱们的本事,不是让咱们一辈子窝在这园子里的,是让咱们撒到全国各地去开花结果的!”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语气转为昂扬:“都把胸脯挺起来!咱们213宿舍的人,走到哪儿都不能怂!别忘了咱们立下的誓言!”
众人眼中的迷茫渐渐被坚定所取代。
是啊,毕业不是结束,而是真正实践理想的开始。
他们的战场,早已不在这象牙塔内,而在那轰鸣的车间、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
“走!”汪传志仿佛要将胸中的郁气全都吼出去,“卫国说得对!咱们是去干大事的!别整得跟娘们似的!”
大家纷纷笑了起来,那点离愁别绪被冲淡了不少。
众人重新骑上自行车,碾过光洁的石板路,穿过二道门,离开了母校。
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师范大学。
相比于清华园,师大校园多了几分婉约与宁静。
他们径直来到娄晓娥的宿舍楼下。
大部分同学已经离校,宿舍楼前显得有些冷清。
只见娄晓娥和高妹喜正站在楼前的槐树下等候着。
娄晓娥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亭亭玉立,看见吕辰等人,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高妹喜则依旧是那两条乌亮的辫子,一身素净的衣裤,收拾得利利索索,脚边放着一个不大的行李袋,显然是在专程等待汪传志。
“晓娥、妹喜同志,等久了吧?”王卫国上前打招呼。
“没多久,”娄晓娥微笑着摇摇头,目光与吕辰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妹喜有些不好意思地捋了捋辫梢,看向汪传志:“我们也刚下来。”
汪传志一脸上憨傻,连忙上前接过行李:“东西就这些?都收拾妥当了?”
“嗯,都妥当了。”高妹喜点点头,声音清脆。
他们早已商量好,今天要一起为汪传志和高妹喜饯行。
离开师大,一行人穿街过巷,来到了峨嵋酒家,找了一个环境清幽的雅间。
不一会儿,圆桌上摆上几样精致的川菜凉盘——薄如蝉翼、麻辣鲜香的灯影牛肉,用料实在、红油亮泽的夫妻肺片,肥瘦均匀、蒜香扑鼻的蒜泥白肉……
诱人的香气在空气中隐隐浮动,勾人食欲。
众人依次落座,兄弟们面前都摆着小小的白酒盅,里面是清亮透明的液体。
娄晓娥自然地挨着吕辰坐下,神情温静。
今晚的主角汪传志和高妹喜被让到了主位,高妹喜脸带浅笑,眼神明亮,汪传志则努力维持着平日的大大咧咧,紧绷的嘴角诉说着内心的波澜。
“来!”王卫国举起了酒杯,“这第一杯!不为别的,就为传志和妹喜同志此去鞍钢,一路顺风,前程远大!”
“一路顺风!前程远大!”众人齐声应和,纷纷举杯起身。
汪传志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喉头滚动了一下,平时利索的嘴皮子像是打了结,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个干脆的动作——仰头,将杯中的辛辣一口闷了下去。
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他却大声赞道:“好酒!谢谢兄弟们,谢谢晓娥同志!我汪传志……我……”
他想说点什么豪言壮语,却发现声音有些哽咽。
高妹喜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接口道:“谢谢大家,我们在鞍钢,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不给咱们学校丢脸。”
吴国华语气认真:“传志,鞍钢是重工业龙头,任务艰巨,但也是大展拳脚的好地方。你在自动化项目里积累的经验,特别是那股敢打敢拼、不服输的劲儿,到了那边肯定用得上。记住,遇到难题,多思考,多请教老师傅。”
“就是!”陈志国话语朴实,“别忘了咱们在轧钢厂熬过的那些夜,搞定的那些难题,那么难咱们都啃下来了,鞍钢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
任长空眼神里满是诚恳:“对,传志,有啥技术上的难题,想不明白的,就写信来,咱们一起琢磨。兄弟们虽然不在你身边,但脑子还在一块儿!”
汪传志重重地“嗯”了一声,眼圈有点发热,拿起筷子掩饰道:“吃菜吃菜!光喝酒哪行!这夫妻肺片地道!妹喜,你尝尝,这刀工,这红油,绝了!”
他夹起一大筷子,满含殷勤地放到高妹喜碗里。
娄晓娥笑着对高妹喜说:“妹喜,到了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首先要照顾好自己。还有,看着点传志,他们这些人,一忙起来就容易不管不顾,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儿。”
高妹喜脸颊微红,点了点头:“晓娥,你放心,我会的。”
吕辰一直微笑着看着大家,感受着这浓浓的兄弟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时,他也举起了酒杯:“传志、妹喜,刚才卫国说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我想说,好兄弟、好朋友,不管隔多远,心是在一处的。鞍钢和北京,说远也不远。咱们的工作也刚启航,未来需要攻坚的地方还多着呢,涉及到材料、重型机械加工,保不齐哪天就需要鞍钢的兄弟们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