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 第338章 尾声:火种启航

第338章 尾声:火种启航(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信使”计划带回的残缺信息,像一块投入本就波澜起伏湖面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海啸。“恐惧……非源……外来……共鸣……放大器……图腾……是……镜子……”这些破碎的词语,经过“意识统合项目组”日夜不休的解析和与亚马逊图腾能量模式的反复比对,最终指向了一个令人战栗的结论:

那个汲取全人类恐惧而生的图腾,并非单纯是人类内心阴暗面的聚合体。它更像是一个被某种外部存在“植入”或“激活”的共鸣器和放大器。它放大人性中的恐惧,并将这些被扭曲、强化的恐惧能量,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反馈给那个隐藏在更深层空间的“外部存在”——或许,就是“回音”中提到的“荒芜”,或许是别的什么东西。

“它在看着我们……的恐惧。”林星海站在项目组指挥中心,声音因疲惫和震惊而沙哑。主屏幕上,一边是亚马逊图腾那如同活体心脏般搏动的黑暗影像,另一边是根据“信使”数据重建的、那片意识乱流深处的古老阴影轮廓,两者在能量频谱上显示出惊人的同源性。“我们不是在对抗自己的影子,我们是在透过一面被扭曲的镜子,与一个以恐惧为食的‘捕食者’间接对抗。”

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局势。单纯依靠内部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力修炼来“化解”图腾,变得希望渺茫。只要那个外部“捕食者”还在,只要恐惧的共鸣放大器还在运转,人类的负面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和利用。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与此同时,“荒芜”先遣波纹的推进速度,经过“守望者”空间站最新一轮的精确测算,确认其抵达太阳系的时间窗口,被进一步缩短至一百二十年。

内有无解的精神癌变,外有加速逼近的宇宙级天灾。时间,成了最残忍的刽子手。

全球陷入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沉寂。连此前最为激进的“接触派”也哑口无言,在能够吞噬恐惧的未知存在面前,任何贸然的“求助”都可能变成送货上门的美餐。

就在这文明存亡的至暗时刻,一个被尘封了数十年、代号为“火种”的最高机密计划,被联合政府最高理事会以全票通过的方式,重新启动,并提升为文明最高优先级的、也是最后的应对方案。

“火种计划”,并非林见鹿那一代人的创造,而是在“过滤器”危机最严峻的时期,由当时全球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哲学家和战略家,在近乎绝望的心态下,制定的一个终极保险。它的核心目标简单而残酷:当母文明面临不可避免的、彻底的毁灭时,确保文明的火种得以留存,并在宇宙的其他角落,寻找重新生根发芽的机会。

过去几十年,随着人类文明的复兴与扩张,这个计划被认为过于悲观而被雪藏,但其基础框架和研究从未完全停止。

现在,它成了唯一的希望。

计划的执行,无关勇气,只剩决绝。

全球所有的工业力量、科技资源被毫无保留地调动起来。在位于柯伊伯带外围,一个被严格保密的、由冰封小行星改造而成的船坞内,一艘前所未有的、凝聚了人类文明所有智慧结晶的巨舰,以近乎疯狂的速度进行着最后的舾装。

它被命名为——“火种号”。

这不是一艘常规意义上的世代飞船。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自给自足的文明方舟。其规模远超当年的“启明号”,长度超过五十公里,核心是一个能够自我维持万年以上的封闭生态圈,以及一个利用恒星跃迁技术和维度折叠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它的舰体覆盖着最新的能量吸收和隐形材料,内部存储着人类所有的知识库——从最古老的甲骨文到最新的量子理论,从地球生物的基因图谱到火星改造的环境数据,从巴赫的乐章到街头孩童的涂鸦……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处于低温休眠状态的人类胚胎和动植物种子。

更重要的是,它携带了人类文明最宝贵的非物质遗产——“文明意识备份”。这不是简单的人格上传,而是通过一种基于“宇宙语”原理开发的新型技术,将无数志愿者(包括陈时、林星海等决策者,以及来自全球各领域的普通民众)的意识碎片、记忆、情感模式和思维逻辑,进行无损扫描和压缩存储。这些备份将在抵达适宜的新家园后,被导入培育出的新身体或高级AI载体中,以期最大程度地“复活”人类文明的灵魂。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没有全球直播的喧嚣。只有沉重的默然和刻骨的悲壮。

“守望者”空间站,陈时穿着笔挺的旧式将军礼服,胸前挂满了代表过往功勋的勋章。他透过巨大的舷窗,望着远方那颗依旧蔚蓝、却仿佛蒙上了一层无形阴影的母星地球,久久不语。他拒绝了进入“火种号”休眠的资格。

“我这把老骨头,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合适。”他对前来送行的林星海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看透一切的释然和属于军人的固执,“总得有人……给老朋友们守墓,顺便看看那帮吃恐惧的混蛋,到底长什么鬼样子。”

林星海同样选择了留下。他的理由更简单:“那个图腾,那个‘镜子’,我必须留下来继续研究。就算不能解决它,也要尽可能理解它,为‘火种’在未来可能遇到的类似情况,留下更多的警告和数据。”

他们,以及无数像他们一样选择留下的人,将成为人类文明留在太阳系的“墓碑”,也是最后的防线。

“火种号”的舰长,由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心理素质如磐石般坚硬的前深空勘探舰女舰长担任。在出发前的最后通讯中,她向地球和所有留守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一句承诺:“文明不灭,火种永存。”

终于,到了启航的时刻。

柯伊伯带船坞,巨大的闸门缓缓开启,露出了外面永恒的星空。“火种号”庞大的舰身开始泛起幽蓝色的光芒,那是其核心引擎预热的迹象。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即将告别孕育它的摇篮,驶向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深黑海洋。

在地球上,在火星的“见鹿市”,在空间站,在所有仍能接收到信号的人类据点,人们自发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望向星空的方向。没有哭声,没有呐喊,只有一种弥漫在空气中的、巨大的、无声的哀恸与祈盼。

林星海站在“守望者”空间站的观测平台上,手中握着一块小小的、温润的卵石——那是他小时候,爷爷林见鹿从终南山的小溪里捡来送给他的。他将卵石紧紧攥在手心,仿佛能从中汲取到跨越时空的力量。

“好奇,但需谨慎;开放,但须自立……”他低声重复着家族的遗训,也是整个文明的遗训,“爷爷,我们……没有忘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