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345章 今儿风大,别把屋顶吹成饼了

第345章 今儿风大,别把屋顶吹成饼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风像一头暴怒的野兽,撕扯着杏花村的每一片瓦、每一根梁。

春汛提前十日来袭,暴雨倾盆而下,夹杂着冰雹砸在屋顶上,噼啪作响,如同千军万马踏境而来。

五谷亭方向骤然响起钟鼓急鸣——那声音短促、尖利,划破雨夜,直刺人心。

“咚!咚!咚!”

三声鼓,一声钟,是“粮种危急”的最高警讯。

工坊里刚入睡的孩子们纷纷惊醒,赤脚踩过湿冷的地面,冲进风雨中。

苏念安披上蓑衣就往外跑,发辫散了一半,被雨水打湿贴在脸颊上。

她一路狂奔到五谷亭,眼前景象让她心头一沉——

亭顶东侧已被狂风掀开大半,茅草与朽木横飞,寒露麦种的陶瓮敞着口,雨水正顺着裂缝灌入;角落里那几坛母菌培养液也岌岌可危,一旦进水,整个春季的发酵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快!盖油布!”念安嘶喊着,带着十几个孩子合力拖来一张巨大油布。

可风太大了,刚展开就被猛地掀翻,两个小童差点被卷下台阶,幸亏李小豆从斜坡扑出,一把拽住绳索,整个人趴在地上才稳住阵脚。

“撑不住了!”有孩子哭喊。

没人退缩,却也没人再前进。

他们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村尾那间亮着烛火的小屋——苏家。

窗纸映着一个静坐的人影,纹丝不动。

是没听见吗?还是……不愿管了?

村人们心头泛起一丝惶惑。

这些年,天塌了有苏娘子顶着,地陷了有谢先生筹谋。

可如今他们走了又留,退而不离,究竟是何心意?

屋内,苏晚晴端坐在灯下,手中拿着一枚干枯的菌穗标本,指尖轻轻摩挲着叶脉纹理。

窗外风雨如晦,她眼神却清明如镜。

谢云书立于窗畔,手中茶壶缓缓倾注,热气氤氲升起。

他望着远处奋力挣扎的身影,低声对身旁的念安道:“你记得我当年为何咳血不语?不是不能动,不是不会救,而是若我一出手,旁人便永不敢动手。”

念安浑身一震,雨水顺着额角滑落,分不清是雨是汗。

祖父这话,她听过无数次,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刻骨。

从前她不懂,只觉得爷爷明明能医百病、智算无双,为何偏要忍痛装弱?

奶奶明明手握绝技,却总把难题推给年轻人去试错。

现在她明白了——信任不是赐予的,是在泥泞中亲手挣来的。

她猛然抬头,眼中火焰燃起。

“启动‘三级联保’!”她声音不大,却穿透风雨,“农会调防潮席!商会运石灰包!灯守队即刻出动,以菌灯笼标记积水区!各组依预案行事,违令者记过问责!”

命令出口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祖父母庇护的小孙女,而是共治会首任执印人。

号令如箭离弦。

李小豆早已带人分赴各巷,手中提着特制的“感湿芯灯”——那是苏晚晴早年随手画的一个构想:灯芯掺入吸湿菌粉,遇水则由白转青。

此刻,一条条青蓝光痕在村落低洼处浮现,宛如星河流淌,警示险路。

罗十七闻讯跃起,少年队迅速集结。

他一声断喝:“战息十二式·三力承山阵!”三人一组,肩并肩扛起长梁,逆风前行。

这不是蛮力对抗,而是借力卸力,步调整齐如刀削,竟在狂风中走出一条稳定通道。

与此同时,霍一刀赤膊立于窑前,火光映红半边天。

他烧的是新型防水陶瓦——底部嵌草绳,利于排水透气,边缘带卡槽,可层层咬合。

陆沉的学生们推着独轮车,在泥泞中接力传送,车轮滚滚,竟踏出一条临时运输线。

而这一切,苏晚晴都看在眼里。

她依旧未动,但唇角微微扬起。

她看见罗十七用的承重步法,是她某次讲授力学原理时随口提过的思路;李小豆的灯光预警系统,源自她废弃的一张草图;最让她意外的是——当少年们试图固定倾斜的屋架时,竟自发采用了她曾演示过却未推广的“斜角楔接法”。

那种方法能分散压力,抗风性强,但她担心村民掌握不了复杂角度,所以一直没推行。

可现在,他们不仅用了,还改得更巧——用藤条缠紧楔头,防止松脱。

她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像是在为这场无声的考试打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