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重兵对峙,血债累累!(1 / 2)
此前那支撤退的镁军还曾告诉他们:只要翻过阿拉巴契亚山脉,就能彻底摆脱战乱威胁,不必再担惊受怕地躲避汉军追击。
更何况,山脉南侧与南鹰酱接壤,万一形势危急,还能向南撤离,进入南鹰酱避难。
南鹰酱并未参战,局势平稳,一旦踏入其境内,大概率就能躲开这场纷争。
只是由于当年南北战争留下的积怨,南鹰酱和北鹰酱之间关系一直冷淡,这些北边的鹰酱人对南方也并无好感。
若有选择,他们自然更愿意向东转移,而非南下投靠。
毕竟谁也说不准,到了南鹰酱之后,当地人会不会借机刁难、冷眼相待!
在这种朝不保夕的逃亡途中,人们只顾争分夺秒赶路,有人开着车疾驰而去,其他人最多也只是投去一丝羡慕的目光罢了。
然而若他们知道那辆奇特装甲车的真实用途,恐怕会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群难民之中,几名汉军士兵潜伏其中,神情紧绷,如履薄冰。
北美民风本就刚烈,立国时间短,社会尚存浓厚的尚武之风。
得益于西进运动以及长期与原住民、日不落帝国和墨西国的冲突,鹰酱民间枪支普及率极高,不仅人人有枪,而且使用熟练程度远超世界其他地区。
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社会秩序早已稳固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可在北美,这片土地上的规则才刚刚建立不到两百年,一切仍处于动荡与重构之中。
没有武器傍身,普通人根本无法安心生活。
因此,尽管这些人外表看似普通百姓,实则几乎个个背枪挎弹。
真要动起手来,这几名汉军士兵绝无胜算。
天朝人与鹰酱人生理特征差异极大——人种不同,身高体态、肤色乃至瞳色都有明显区别,远在几十米外就能轻易分辨。
一旦他们从装甲车内现身,立刻就会暴露身份。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之所以流离失所,正是因汉军进攻所致。
心中积怨极深,对汉军士兵恨之入骨也在情理之中。
倘若被认出来,这几个人恐怕瞬间就会被愤怒的人群围攻致死,尸骨无存!
想到此处,装甲车里的汉军士兵无不心头发紧。
所幸目前尚未引起怀疑,加上有装甲车身的掩护,暂时还算安全。
眼下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主动脱离人群,避开主干道,另寻小路迂回前行。
这样虽能降低风险,远离危险,却会耽误宝贵时间,错失战机。
虽然此地属于平原地带,越野通行并不困难,装甲车也有较强的机动能力,但野外行驶终究不如公路顺畅快捷。
更重要的是,此举极易引发怀疑——谁逃难时会故意绕远?大家都想抄近路求生,反常的行为只会招来注意。
另一个选择则是继续混在难民队伍中,沿大道向东前进。
这样效率最高,能尽快接近鹰酱主力部队的位置,但风险也最大。
一旦暴露,仅凭一辆装甲车,很难全身而退。
两难抉择摆在面前,必须做出决断。
“继续走大路!”
片刻沉默后,侦查小队的队长牙关一咬,终于开口下令。
侦察兵的职责向来充满风险,毕竟他们是整支军队的耳目,是冲锋在前的尖刀中的尖刀!
正因如此,能被选入侦察部队的,无一不是从全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骨干!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成了侦察兵,就得有这份担当。
不能因为任务艰险、压力巨大就心生退缩,甚至错失关键时机。
这一仗意义非凡,若能取胜,整个北美的战局将迎来转折,敌方将彻底失去反扑的能力,甚至连招架之力都将荡然无存。
可一旦失利,或是被对方拖入僵持状态,无法速战速决,那形势就会对我们极为不利!
随着战线不断延伸,占领区日益扩大,为了保障后方稳定,压制那些行踪诡秘的游击队和地方民兵,必须抽调大量兵力驻守城镇、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战略要地,防止这些关键设施遭到破坏。
以往这类任务都交给附属部队去执行,但随着推进深入,控制区域越来越多,原本带来的上百万辅助兵力已渐渐捉襟见肘。
迫于无奈,汉军只能抽调自家主力分兵把守后方,这无疑削弱了前线的突击力量。
一旦战争陷入持久拉锯,汉军的攻势必将逐渐乏力,而鹰酱一方反倒可能稳住阵脚,逐步恢复元气!
这几名战士冒着巨大风险深入敌境,最终收获颇丰——或许是因为难民潮规模庞大,美军难以甄别;也可能他们正全力抢修新防线,无暇顾及沿途设卡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