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攻克卫星星间链路技术(2 / 2)
因为张启明知道星间链路技术的重要性。
加上他自己也是通信领域的专家。
所以来这里的时间是最勤的。
张启明来到实验室以后,气氛就变得紧绷起来。
张启明看着实验台上的两台激光通信终端样机,那硕大的体积,结构看起来有些粗犷,就有些头疼。
他已经不止一次让谢尔盖,改掉毛熊式的粗大毛病。
即便已经缩小了一半,依然庞大的惊人。
要不是核心的激光器功率惊人,他都想直接放弃毛熊技术。
另一台激光通信终端样机,是王志恒团队设计,看起来倒是够小心,够精巧,可就是不耐造,激光器功率,也有些差强人意。
张启明指着那台庞大的样机,看向谢尔盖:
“谢尔盖教授,我再次重申,您设计的这个二氧化碳激光器,功率确实足够。
但其波长太长,需要的光学天线口径太大,而且调制速率受限!
这根本不适合在我们计划的导航卫星上使用!
卫星平台的空间和能源是有限,体积必须要缩小。”
谢尔盖可是一个很执拗的人,即便是面对张启明,依然固执地摇头:
“张先生,你虽然是我的老板,也是一位伟大的通信专家!
可你的通信擅长领域,是在地面民用通讯领域
在太空通信方面,我有着几十年的经验。
我的经验告诉我,在太空中通信,距离动辄数万公里,没有足够的功率,信号就像投入大海的一粒沙!
你说的半导体激光器,功率太小。
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信噪比根本无法保证!
可靠性才是第一位!”
“几十年的经验并不是让我们把产品越做越大,而是在小型化中寻找可靠性。”张启明指着王志恒的样机,对谢尔盖不容拒绝的说道:
“必须要进行缩小,最少要缩小到王博士这一款样品及程度。”
“它,比玻璃还脆弱,光小有什么用!”谢尔盖一脸不屑。
这可把一旁看热闹的王志恒气的不轻。
“至少我已经做到了小型化,接下来只要材料到位,我很快就能把强度提升上来。”王志恒反驳道。
张启明也不惯着王志恒,说道:“谢尔盖教授有一点没说错,你这款样机小倒是够小,但就是一款脆皮鸡。
我要是把它送上天,岂不是三五年就得换一次。”
都是搞技术的,王志恒的固执不比谢尔盖差多少。
争辩道:“现在的样机虽然脆弱一点,但我们在调制解调技术、精密的跟瞄系统还有…更有优势。”
张启明之所以这么重视星间链路技术,是因为这一项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光学、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论等多个学科,其难度甚至超过单个器件的研发。
张启明看着谢尔盖和王志恒两人,都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语气缓和的说道:
“这大半年的研究,技术进展上已经非常快。
或许我们离成功就只差最后一步。
谢尔盖教授设计的样品在功率和可靠性上,已经足够使用。
王博士设计的样机,在小型化和先进性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将两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