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召集漠南残余(1 / 2)
齐牧立刻收敛起那丝失望,换上一副感激与郑重之色,躬身道:
“林相委以重任,下官感激不尽!西海事关朝廷体面与边疆安稳,下官定当竭心尽力,不负林相所托,亦不负陛下隆恩!必使西海早日重归安宁,让朝廷和陛下放心!”
“嗯。”
林如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重新拿起朱笔,目光落回奏章之上,端茶送客的姿态已然摆出。
齐牧识趣地再次躬身:
“那下官就不打扰林相处理公务了,先行告退。西海事务,下官稍后便着手梳理。”
他小心翼翼地退出首辅值房,轻轻带上房门。
转身的刹那,他脸上那副恭敬谦卑的面具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野心勃勃、近乎狰狞的笑意。他整了整崭新的紫袍,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往乾清宫去了,步伐轻快而坚定,再无半分面对林如海时的拘谨。
不久后,乾清宫。
齐牧再次垂手立于御阶之下,脸上已无方才在文渊阁的得意,反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愤懑和不甘。
“齐卿,”
隆化帝坐在御案之后,声音听不出喜怒。
“入阁办事,可还顺利?林相……待你如何?”
他看似随意地问起,目光却锐利地锁在齐牧脸上,不放过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齐牧立刻做出一副强压怒气的模样,声音带着一丝委屈和不忿:
“陛下!臣……臣有负陛下厚望!今日入阁拜会林相,原想为陛下分忧,为林相分担一二,奈何……奈何林相根本未将臣这个新晋阁臣放在眼里!”
他偷觑了一眼隆化帝,见其面色微凝,便继续“控诉”道。
“臣提及北疆战后事务繁杂,愿为林相分劳,协理北疆。臣本是一片赤诚,想着北疆乃林相女婿苏慕白坐镇之地,林相定会更为挂心,臣协理也可让林相稍减烦忧。谁知……谁知林相竟一口回绝!”
他重重叹了口气,显得既无奈又愤慨:
“林相言道,北疆已趋平稳,事务自有苏慕白处置妥当,无需他人插手。”
“其言语之间,对北疆掌控极严,不容他人置喙半分!臣据理力争,言及‘协理’乃是为朝廷计,非为分权,然林相态度倨傲,言辞冷淡,最终才……才以‘西海事务繁重,百废待兴’为由,将西海这摊……棘手之事推给了臣!”
齐牧低下头,声音带着自责与失落:
“陛下,臣有负圣恩。未能如陛下所期,在内阁为陛下分忧,打开局面。”
“林相如此防备,臣……臣在内阁,恐一时难以施展,有负陛下重托啊!”
他将“协理北疆被拒”刻意描绘成林如海对北疆的绝对掌控和对新人的排斥打压,而“西海事务”则被他轻描淡写地说成是林如海丢给他的“棘手之事”,成功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首辅排挤、难以完成皇帝任务的委屈忠臣。
隆化帝静静听着,脸色逐渐阴沉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御案。
林如海这是什么意思?自己刚刚擢升齐牧入阁,意在制衡,他转头就如此明目张胆地打压?
连齐牧协理北疆的请求都断然拒绝,摆明了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不就是因为朕派阁臣没有事先和他这个首辅通气吗?他倒是好大的脾气!
隆化帝心中一股怒火升腾。
自从经历了四王与萧钦言逼宫那场令他威严扫地的耻辱后,他对任何可能挑战皇权、藐视他意志的行为都变得异常敏感,容不得丝毫挑拨。
齐牧这番添油加醋的哭诉,精准地戳中了他此刻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林如海,难道真以为自己功高震主,可以独揽内阁,无视君父了吗?
殿内气氛压抑,龙涎香的烟气似乎都凝滞了。
隆化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怒意。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和林如海彻底翻脸的时候。西海虽暂定,但后续麻烦不断,北疆也需要稳定,朝廷经不起大的动荡。
他看向下方“一脸委屈”的齐牧,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刻意的安抚:
“好了,齐卿不必如此自责。”
“林相……或许是北疆之事确实有他的安排,不便外人插手。你能拿到西海事务的处置权,也算打开了一个缺口。”
隆化帝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而冰冷:
“你不必心急,更不必因此与林相正面冲突。先在内阁站稳脚跟,把手头分到的西海事务处理好,做出些看得见的成绩来,让朝野看看你的能力,也让朕……看看你的忠心。”
他刻意加重了“忠心”二字,目光如炬地盯着齐牧。
“至于林相那边……你日常在内阁行走,多留心便是。”
“他处理政务,接触官员,总会有迹可循。朕要知道,这位‘国之柱石’,平日里究竟是如何做事的。”
隆化帝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
齐牧心中狂喜,知道皇帝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挑拨,并下达了“监视”林如海的任务。
他立刻躬身,声音充满了感激涕零和誓死效忠的狂热:
“臣……臣明白了!陛下圣明烛照!臣定当谨遵圣谕,在内阁恪尽职守,用心办好西海事,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至于林相日常……臣定会多加留意,事无巨细,但凡有异,必当密奏于陛下!”
“嗯,你明白就好,去吧。”
隆化帝略显疲惫地挥了挥手。
“臣告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牧又深深一揖,这才弓着身子,毕恭毕敬地退出了乾清宫。
殿门在他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殿内那辉煌而冰冷的光线。
齐牧站在宫道上,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第一步,已然成功。
接下来,就是在西海这摊浑水里摸鱼壮大自己,同时睁大眼睛,寻找一切能扳倒林如海的蛛丝马迹。
他整了整官袍,眼中燃烧着权欲的火焰,大步流星地没入宫墙的阴影之中。
几日后,居庸关以北五百里。
一片临时扎下的营盘被朔方军铁骑拱卫着,肃杀而沉默。
营盘中央,一座宽大的牛皮军帐取代了往日的突厥金顶,帐内气氛凝重,空气仿佛凝固的油脂。
苏慕白端坐主位,一身藏青便袍,面容沉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