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让你重回年代,没让你去接盘 > 第219章 那就让他们试试

第219章 那就让他们试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9章 那就让他们试试

面对国际竞爭对手的倾销策略,徐燁在內部高层会议上显得异常冷静。

“他们想用价格战拖垮我们,那就让他们试试。”徐燁站在会议室前端,目光扫过在座的各部门负责人。

然后,他才继续说道:“但我们不会跟著降价。”

市场总监有些担忧:“徐总,如果不降价,我们的市场份额会迅速流失。虽然目前订单充足,但长期来看......”

“短期市场份额不是我们现阶段的首要目標。”

“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自主可控的技术,是快速叠代的能力,是贴近本土市场的服务。”徐燁打断道。

他调出一张ppt,上面清晰地列出了应对策略:

“第一,启动『鯤鹏计划”,加速下一代工具机的研发。他们封锁什么,我们就突破什么。那些被限制的高等级传感器和特种材料,研发部门已经在攻关了。”

“第二,推出『定製化服务”。针对国內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深度定製解决方案。

这是国外厂商难以做到的。”

“第三,建立『產业生態联盟”。与国內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从材料、零部件到终端应用,打造完整的国產高端製造生態链。”

徐燁的决策很快得到执行。令人意外的是,儘管国外厂商大幅降价,徐燁的工具机业务並未如预期般受到重创。

一方面,许多关乎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坚持採购国產设备;另一方面,徐燁提出的“產业生態联盟”概念吸引了大批国內企业加入。在这个联盟內,企业不仅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还能优先获得技术支持,共同参与產品改进。

更让国外竞爭对手措手不及的是,徐燁在三个月后突然发布了新一代產品一一集成了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传感器和採用国產特种材料的升级版工具机,性能比上一代提升15%,价格却保持不变。

“这不可能!”某国际工具机巨头亚太区总裁在內部会议上大发雷霆,“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內突破传感器技术”

而此时,徐燁正站在新落成的“產业生態园区”內,与几家国內顶尖的材料学研究所负责人洽谈合作。

“只有打通基础研究到產业应用的整个链条,我们才能真正不受制於人。”

“我愿意提供研发资金和中试平台,共同攻克更多『卡脖子”的材料问题。”徐燁对几位教授说道就在徐燁全力推进高端製造自主化的同时,陆冰冰从国外学成归来。

她获得了顶尖大学的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带著多项研究成果回国。

“姐夫,我想加入您的研发团队。”陆冰冰在徐燁办公室直言不讳。

“我在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高温合金和特种陶瓷,正好是工具机核心部件需要突破的关键材料。”

徐燁看著眼前这个女孩,如今已成长为自信干练的专业人才,心中感慨万千。

“欢迎回家,冰冰。”徐燁微笑道。

“我们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陆冰冰的加入,为徐燁的材料研发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她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与国际材料学界保持著密切联繫,能够准確把握全球最新研究动態。

在陆冰冰的带领下,团队很快在主轴用高温合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能接近国际顶尖水平。

一天晚上,徐燁加班到很晚,走出办公楼时,发现陆冰冰实验室的灯还亮著。

他推门进去,看见陆冰冰正专注地在电脑前分析数据。

“別太拼命,身体要紧。”徐燁轻声说道。

陆冰冰抬起头,笑了笑:“自从被姐夫你救下来之后,我的身体就变得格外的话,一旦都感觉不到累。”

徐燁摇摇头:“那也要注意休息,身体是本钱。”

“好!”陆冰冰认真地的点了点头。

隨著技术突破接连不断,徐燁的產业生態联盟日益壮大。

更让徐燁欣慰的是,这种合作模式正在被其他行业效仿,一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產业发展浪潮正在形成。

半年后,当初对徐燁进行倾销打压的国外厂商纷纷调整策略,恢復了正常价格。

持续的价格战已让他们不堪重负,而徐燁的市场地位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因为这段时间的技术进步更加稳固。

“徐总,刚刚接到通知,您入选了今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候选名单。”秘书兴奋地向徐燁报告。

徐燁只是淡淡点头,目光投向窗外繁忙的產业园。

那里,新一代半导体设备的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

“通知研发团队,下午开会討论新项目。”徐燁转身对秘书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傍晚,徐燁回到家,沈凝正在辅导孩子们做作业。

周可也在,她如今已成为集团旗下一个公益基金会负责人,致力於资助贫困学生和科研项目。

“姐夫回来啦!”周可笑著打招呼,神情自然,再无当年的尷尬。

晚饭后,孩子们睡下,三人坐在客厅閒聊。

“姐,基金会最近资助的一个高中生,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了一等奖。他家庭很困难,但特別有天赋。”周可兴奋地分享著工作进展。

“这可是人才啊,那得好好培养。”

“我这里有一个天才培养计划,你看看。”说著,徐燁就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文件。

这个计划他已经规划很久了,毕竟人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集团不可能全靠他一个人,还是需要一些人才的加入的。

人才越多,他就能够越轻鬆。

周可直接拿过了文件,然后认真的翻阅起来。

“这也给的太多了吧,上学期间生活费就这么多啊”周可有些异的看了一眼徐燁。

一个月三千到八千的补助,確实有点多。

要知道,现在平均工资还不到2000块呢。

看著周可惊讶的表情,徐燁温和地解释道:“这些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经济原因而分心。而且不同阶段、不同表现的学生,补助金额也会有所区別,这是为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沈凝在一旁赞同地点点头:“確实,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再聪明的孩子也很难专心学习。这个计划很周到。

2”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