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脱脱亲至百万军(2 / 2)
石山料定元廷近期定会挟平灭徐宋政权余威,组织大军南下,以做亡国前的最后挣扎。而这又必然影响到汉国的兵力部署。
他当即将话题引回自身,开始剖析汉军面临的形势:
“反观我军,当前局势也有喜有忧。江南的兵力相对雄厚,但面对的敌军也更加强大。且杭、嘉、湖、绍、松等府多为新得之地,人心尚未完全归附。
我军在江南可承受小挫,用以疲惫敌军,但绝不能遭遇大败!一旦主力受创,战线动摇,内部那些被迫屈服的豪强,难保不会趁机而起,引发连锁叛乱,届时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石山率军南下后,虽然强势拆分了敢于反抗汉军的江宁陈氏、镇江史氏等大族,但在对江南整体的改造上,却是秉持谨慎态度。
对积弊深重的盐政,暂时只是维持现状,未做大刀阔斧的改革;清丈田亩、核查税基的试点,也仅在句容一县小心翼翼地进行。
对于那些田产跨州连县、隐匿田地众多的地方豪强,只要他们没有公开跳出来对抗汉军,石山也暂时采取了隐忍策略。
但相比于元廷对豪强势力的纵容与收买,汉国政权本身的存在及其政策倾向,就是对旧有利益格局的冲击。
这些地头蛇们畏惧汉军兵锋,暂时只能蛰伏,可一旦汉军显露出颓势,他们绝对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撕咬。
因而,石山才说江南能承受小挫,却不能承受大败。
这也是朴散、邵荣等人担心元军会集中精锐,突破杭州防线的原因。
“相比之下,我们在江北的根基要深厚得多,淮西子弟是咱们起家的本钱。但江北的问题在于兵力不足,需要防守的区域太过辽阔,从扬州到庐州,从濠州到徐州,战线漫长。
且部分地区历经战火,民生凋敝,战争潜力已被严重透支。面对元军的多路进攻,难以面面俱到,必须有所取舍。”
言及于此,石山霍然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舆图前。他的身影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众将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在地图上那纵横交错的战线与城池上。
“综上所述。元军此番进攻,其真正的战略意图和隐藏的杀招尚未显现,其大军也远未到露出致命破绽的时候。
我军主力也方经浙北征战,正在休整补充,士气虽旺,亦需恢复。故,在敌我态势彻底明朗之前,江南诸部不宜再盲目调动,浙北东西两线,暂维持原有战略目标不变!”
他的手指重点在江北区域划过,接着道:
“江北诸路总管府直面元军多路压力,现有兵力稍显不足。
为防万一,着令:花云所部(驻守滁州),即刻西进,增援合肥;长江水师进驻无为州水域,确保我南北联系畅通,并寻机打击元军水师力量,掌控江防;
命徐州诸部兵马,严密监视元廷腹里方向动静,若发现元廷调集大军南下,许其依托城池寨堡层层阻截,若事不可为,可逐步退守濠州,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若论率军冲阵,与敌搏杀,石山远不如殿内众将,但论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则众将又远不如汉王,大家早已习惯在石山的指引下制定战略,控制敌手,当即抱拳躬身,轰然应诺。
“臣等遵命!”
随着枢密院一道道加盖印信的军令发出,石汉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积极应对着元廷规模空前的进犯。而各地的战报,也随之如同雪片般,开始陆续传至江宁中枢:
十月二十一日,池州路元军率先越境,作势要攻打太平府繁昌县,随即遭遇擎日左卫赵伯仲所部迎头痛击。元军丢下千余具尸体,狼狈退回池州境内,初战受挫。
同日,湖广行省左丞恩宁普所率万余大军水陆并进,攻入庐州路西南门户无为州。
其主力七千余人摆出围攻无为州城的架势,余下兵马则四散开来,在富庶的圩区乡村肆意烧杀抢掠,焚烧粮仓,破坏农田,企图以焦土策略摧毁汉国的江北粮仓。
十月二十二日,浙北西线传来捷报。深入宁国路的毛贵率拔山右卫攻破泾县,进一步巩固了汉军在宁国路的立足点,牵制了当面之敌。
十月二十四日,吴六斤亲率奋武卫机动兵力,在无为州境内捕捉到恩宁普所部劫掠偏师,果断出击,追歼其部近四百人,首战挫敌锋芒。
十月二十五日,察觉到汉军援兵将至,恩宁普见势不妙,下令全军收缩,试图向南沿水路撤退。途中被率军疾进的吴六斤所部咬住,双方鏖战近两个时辰,难分难解。
汉军翼元帅李武亲率骁骑卫精锐骑兵赶到,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元军阵线瞬间崩溃。溃逃途中,主将恩宁普被李武麾下猛将郭兴追上,一刀斩于马下。
同日,长江水师都指挥使张德胜率舰队截击元军运兵船队,一番激战后,焚毁、俘获敌船数十艘,彻底断绝了恩宁普所部残军的水上退路。
至此,这支万余人的湖广元军偏师,仅少许兵马沿江遁入安庆路外,基本被全歼。
战争的残酷在于,并非所有的战线都能传来捷报。
十月二十八日,江北战报再传,安庆路方向,浴血坚守了十余日的桐城新城,在外无援兵、内尽疲敝的绝境下,终被安庆路元军攻破。
守将汤和心知余阙毒辣,不敢有投降偷生之念,身被数创,血染征袍,犹自率领残存将士退入街巷,依托断壁残垣进行最后的殊死巷战,宁死不降。
破城后,余阙果然下令屠城,以让麾下兵马发泄连日苦战的戾气,这座承载着无数苦难与希望的新城,瞬间沦为血火地狱。
幸得汉军翼元帅李武所遣骁骑卫黄四文所部疾驰而至,余阙见汉军援兵已到,心知无为战事可能已经结束,唯恐陷入缠斗,匆忙下令撤退。
此人用兵确有毒辣之处,撤退途中仍预设伏兵,黄四文报仇心切追击过深,险些被元军包围。
一场混战下来,双方皆付出了不少伤亡,汉军因兵力不足,只得眼睁睁看着余阙大军携带着掳掠的物资,退往怀宁方向。
江北战事虽然惨烈,但战局并未出乎石山的预料。
李武、吴六斤合力,一战歼灭恩宁普所部,实际已经稳住了战线。
桐城新城再次被余阙攻破,汉军虽然暂时失去了深入安庆路的据点,但安庆路元军想要攻入庐州路也不容易,经此一战,余阙短时间内已无力东顾。
相对而言,石山更关注徐州北面的元军动向。
十月三十日,徐州急报发现元军大举南下。
仅仅一日后,元军前锋射箭书入徐州城,守军取下箭书,迅速呈送主将殷从道,只见其上以汉、蒙两种文字赫然写着:
“大元太师、中书左丞相总制天下兵马脱脱帖木儿檄告河南、淮南、江南等地叛民知悉:
迩来妖氛不靖,石山、张士诚等跳梁小丑,僭号立国,荼毒生灵,窥窃神器,实乃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本相荷天眷命,奉诏讨逆,今亲提王师,旌旗百万,舳舻千里,自大河而至大江,誓清寰宇!
尔等或为胁从,或怀二心,若能幡然悔悟,缚献首恶,开城纳款,犹可贷以不死,量才录用。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天兵一至,必是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檄文到日,宜速审思,勿谓言之不预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