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79章 帝问江山与家法,实干挺身表同心

第179章 帝问江山与家法,实干挺身表同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奉天殿内的空气,冷得像结了冰的寒潭。

连香炉里的青烟都凝着不动,仿佛也被这寒意冻结。

朱厚照将《问刑条例》重重拍在龙案上,蓝布封皮上“宽仁治国”的绣字被震得微微颤动。

他身子微微前倾,龙袍上的五爪金龙仿佛要挣脱布料。

目光如炬,像两把淬了火的刀,扫过阶下群臣。

突然开口问道:“朕今天问大家一个问题——”

“朕是守护大明江山重要,还是守祖宗家法重要?”

这话像一块巨石砸进冰潭,瞬间炸了锅。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全是慌乱。

有的偷偷搓着冻僵的手,试图缓解内心的紧张。

有的下意识攥紧朝珠,仿佛这样能给自己一些力量。

还有的低头盯着地砖缝,连呼吸都放轻了。

祖宗家法是文官集团的“护身符”,多少年来,不管出了什么事,搬出“祖制”就能挡三分之一的麻烦。

可江山安危是帝王的头等大事,陛下这话,分明是逼着他们二选一,怎么答都容易得罪人。

保守派文官心里打鼓:要是说“家法重要”,陛下肯定不满。

要是说“江山重要”,以后还怎么用祖制挡事?

实干派则眼神闪烁:想支持陛下,又怕被保守派抱团排挤,毕竟朝堂上还是守旧的人多。

朱厚照没等他们缓过神,继续追问。

声音像撞钟似的,在大殿里回荡,越发铿锵有力。

“朕再问你们!要是有一天,祖宗家法成了大明江山的绊脚石,成了贪官污吏的保护伞,甚至让江山亡国灭种——”

“那这祖宗家法,朕还要不要守?”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下摆扫过龙椅,发出“哗啦”一声响。

大步走下龙椅,踩着金砖,一步步走到群臣面前。

明黄色的龙袍在殿光下晃得人眼晕,每一步都踩得沉稳有力,像踩在每个人的心上。

“大家都读圣贤书,学过历史,该记得秦穆公吧?”

“他打破‘诸侯不越界’的旧制,挥师西扩,吞并十二国,开辟千里疆土,才有了‘穆公霸业’,让秦国跻身春秋五霸!”

“可后来的秦君,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念头,守着老规矩庸碌无为,让秦国沦为列国欺负的不入流小国,连河西之地都被晋国抢了去,百姓被掳走,城池被烧毁!”

“直到秦孝公继位,他砸了刻满旧制的竹简,力挺商鞅变法,彻底抛弃那些过时的祖宗家法——”

“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严法度,秦国才从泥沼里爬出来,一跃成为虎狼之国,最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朱厚照突然抬手,指着殿外的天空,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殿角的铜铃嗡嗡作响。

“这难道不是‘破家法、保江山’的铁证吗?”

“现在!《问刑条例》就是那过时的‘家法’!”

“按条例处置贪官,贪三百万两只流放,贪几万两只贬官——”

“边军将士在前线冻掉手指、啃发霉麦饼,贪官在京城花天酒地、娶三妻四妾,最后却能全身而退!”

“这样下去,边军将士寒了心,下次蒙古人、鞑靼人再来侵犯,谁还会为大明拼命?谁还会守护这江山?”

“到时候,江山没了,宗庙没了,百姓成了亡国奴——”

“你们守的祖宗家法还有什么用?”

“你们这些文官,还能捧着‘祖制’去给新皇帝磕头,换个乌纱帽当差吗?”

最后一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百官心上。

不少保守派文官脸色惨白,双腿微微打颤,头埋得更低了。

陛下戳中了他们心底最深的算计,却又让他们无法反驳。

是啊,江山都没了,祖制、乌纱帽,又能值什么?

朱厚照转身,一步步走回龙椅,语气稍稍缓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以,诸位爱卿,都说说吧。”

“到底是江山重要,还是祖宗家法重要?”

大殿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足足过了一炷香时间,没人敢先开口。

保守派缩着脖子,怕被陛下记恨。

实干派互相递着眼色,想看看有多少人敢站出来,毕竟“法不责众”,要是只有一两个人支持,怕是会被保守派打压。

还有些中间派,左右为难,干脆低着头装哑巴。

终于,李东阳从队列里走了出来。

他整了整官袍,攥紧手里的朝珠,朝珠在指尖转了三圈。

躬身到底:“陛下,臣以为,江山为重!”

“祖宗家法,本就是为守护江山、安抚百姓而定。”

“若家法已成桎梏,妨碍江山稳固、百姓安居,自然该改,而非死守不放!”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没有半分犹豫。

经过兵部窝案的冲击,他早已看清,死守祖制只会让贪腐愈演愈烈,拖垮大明。

“陛下所言极是!”

韩文紧接着站出来,老泪纵横,用袖子抹了把眼角的泪水,声音哽咽却有力。

“边军将士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冻饿交加还在守关,若因贪官未受严惩而寒心,那才是大明最大的灾难!”

“江山没了,家法何存?百姓没了,祖制给谁看?臣支持陛下!”

“臣也支持陛下!”

马文升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出队列,拐杖戳在金砖上“笃笃”响。

“先帝制定《问刑条例》,是为宽待文官、勉励百官,可如今却成了贪官的保护伞、护身符!”

“若不改,只会让贪腐之风愈演愈烈,从兵部蔓延到六部,最后拖垮大明的根基!臣恳请陛下,以江山为重,修订条例!”

王守仁年轻气盛,往前一步站得笔直,像一竿翠竹,声音洪亮如钟。

“臣以为,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非朱家一姓之江山!”

“守护江山,就是守护边关的将士、守护耕田的百姓、守护城里的商户!”

“这比任何过时的家法都重要!臣全力支持陛下改革,严惩贪腐!”

“臣支持陛下!”

“臣等支持陛下!江山为重!”

韩邦、杨一清、欧阳铎等几个实干派官员,纷纷走出队列,齐声应和。

他们挺胸抬头,眼神坚定,在一众低头的官员里,格外扎眼。

可算上这些人,总共也只有八九个。

剩下的百官依旧低着头,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眼神闪烁,显然还是不愿违背“祖宗家法”,或是怕得罪保守派同僚,影响自己的仕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