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82章 晓以利害服吏部,同心协力振户部

第182章 晓以利害服吏部,同心协力振户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吏部值房内,冷风裹着雪粒,狠狠撞在窗纸上,发出“簌簌”的轻响。

炭盆里,仅剩半块黑炭,苟延残喘地燃着。

案上的《问刑条例》抄本,都透着丝丝寒气。

杨一清拢了拢身上的紫袍,清了清嗓子。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一般,砸在十几名保守派文官的心上:“各位同僚,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陛下要处置兵部贪官、改《问刑条例》,真要硬来,有没有办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缩着脖子的周显,还有那几个偷偷搓手的主事。

语气陡然加重:“他是天子!手握生杀大权,就算绕开三法司、掀了‘祖制’的牌子,谁能拦得住?锦衣卫的校尉就守在宫门外,调三百人来吏部‘请’各位去诏狱喝茶,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

这话像冰水浇在滚油里。

原本梗着脖子的周显,喉结狠狠动了一下,偷偷把攥紧的朝珠又捻了两圈。

王恕适时往前半步,手指叩了叩案上的邸报。

上面“百姓请愿”的标题,被红圈标得醒目。

“可陛下为什么没这么做?是给咱们文官留着脸面!是不想把君臣的情分撕烂!可要是咱们不识抬举,非要顶着不答应——”

他突然俯身,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陛下已经因为兵部窝案,对文官寒了心。这次要是硬来一次,以后但凡有人犯点小错——哪怕是收了两匹绸缎当节礼,吃了一顿地方官的宴请没给钱,你们觉得陛下还会网开一面吗?”

“尤其是你们这些明着反对的。”

王恕的眼神像钩子似的,勾住周显。

“到时候陛下清算旧账,第一个拿谁开刀,还用我明说吗?”

这话像一盆腊月的冰水,狠狠浇在保守派文官头上。

周显的额头瞬间冒了冷汗,朝服的领口被汗浸湿,贴在脖子上冰凉刺骨。

他刚才还硬挺的腰杆,不知不觉弯了半截:“这……这倒是没细想……陛下年轻气盛,真要是记恨上,咱们以后在朝堂上,怕是连话都说不上了……”

“可不是嘛!”

旁边一个五品主事连忙附和,声音都发颤了。

“咱们守祖制,不也是为了文官的体面?要是陛下真动了怒,以后文官连体面都没了,守祖制还有啥用?不如主动支持,给陛下个台阶下!”

有了第一个松口的,剩下的人也纷纷倒戈。

几个之前跟着周显硬顶的官员,你推我搡地往前凑:“马尚书!我们同意支持陛下!愿意联名上书,请陛下修订条例!”

马文升看着他们秒变的态度,又气又笑。

他抓起案上的茶杯,喝了口热茶。

茶水烫得他舌尖发麻,却也解了刚才的郁气:“早这样不就好了?非要等人家把利害扒光了才肯松口,平白丢了体面!”

他转向杨一清和王恕,拱手笑道:“多谢二位阁老出手,这下吏部总算拧成一股绳了。”

杨一清拍了拍马文升的胳膊,语气里带着几分熟稔:“都是为了大明的吏治,客气什么?我们还要去户部、刑部,就不耽搁了。”

两人说着,转身往外走。

刚跨出门槛,就听见身后传来周显的声音:“马尚书!奏疏的草稿让我来写!我保证写得恳切周全!”

杨一清和王恕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走出吏部衙门,雪已经停了。

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青石板路镀上一层暖光。

王恕翻身上马,马蹄踏在雪水里,溅起细小的水花。

“李首辅这招真是对症下药,一提到‘陛下秋后算账’,这些老小子比谁跑得都快,刚才的硬气全没影了!”

杨一清也跨上马,手里的马鞭指着远处的户部衙门,笑道:“这就是抓住了他们的软肋——这些人看似张口闭口‘祖制’,其实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乌纱帽和身家性命。只要戳中这点,没有说不服的。”

两人相视一笑,催马前行。

马蹄声“嗒嗒”响在街道上,引得路边卖糖葫芦的小贩都抬头看了两眼。

此时的户部值房,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炭盆里的火燃得正旺,火星子“噼啪”往上跳,映得满屋子官员的脸都通红。

韩文站在案前,手里攥着一本磨得卷边的账本。

账本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全是粮饷的核账记录。

他把账本往案上一拍,声音洪亮得像打雷:“咱们户部的官员,每天扒着账本算到深夜,一分一厘都要核三遍,为的是什么?是给大同的边军筹冬装,是给山东的灾民发赈灾粮!”

他指着账本上的红圈,手都在抖:“可兵部的贪官倒好,把咱们算好的三百万两军饷,贪走一半去盖豪宅;把咱们调的十万石粮草,换成发霉的陈粮!最后却因为《问刑条例》,最多流放三千里——你们甘心吗?咱们熬红的眼睛、算酸的手指,就该被这些蛀虫糟蹋吗?”

“不甘心!”

欧阳铎第一个站出来,他手里还捏着刚核完的边军粮饷清单,纸页都被他捏皱了。

“韩尚书说得对!咱们辛辛苦苦办事,凭什么让贪官逍遥法外?我第一个支持陛下修改条例,严惩贪腐!不杀几个贪官,不足以平民愤!”

“我也支持!”

一个管漕运的主事拍着桌子站起来。

“去年漕运的银子被克扣了一成,底下的船工闹着要罢工,我磨破了嘴皮才安抚下来!这条例不改,咱们户部就是贪官的‘提款机’,永远填不完的窟窿!”

“严惩贪官!修改条例!”

户部官员们纷纷响应,喊声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掉了下来。

毕竟他们每天和钱粮打交道,贪腐的危害最清楚,对贪官的恨也最真切,根本不用多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