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86章 罪证震慑顽抗者,圣意决断定罚期

第186章 罪证震慑顽抗者,圣意决断定罚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四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散去。

李东阳看着刘瑾二人的背影,笑着对杨一清道:“还是陛下有远见,早就让东厂备好了罪证,不然这刘宇,还得磨半天。”

刘瑾和陆炳骑马直奔皇宫。

雪后初晴,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反射着刺眼的光。

一路上,陆炳忍不住侧头道:“刘公公刚才那番话真是厉害,尤其是‘三族不许入仕’,吓得刘宇当场就跪了,比咱们预想的还顺利。”

“对付这种老顽固,就得先把刀架在脖子上,再给个台阶下。”

刘瑾得意地晃了晃脑袋,官帽上的帽翅跟着摆动:“不然他还以为咱们拿他没办法,不知道天高地厚。等会儿见了陛下,可得把咱们的‘功劳’好好说说,让陛下也知道咱们的辛苦。”

不到半个时辰,二人就到了坤宁宫暖阁。

暖阁里香气氤氲,炭盆里的银丝炭燃得正旺,映得满室暖光。

朱厚照正坐在案前,手里翻看着各地送来的“支持修法”奏疏。

见他们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朱笔,笑着问:“怎么样?刘宇那老小子服软了吗?”

刘瑾连忙躬身,几乎弯成了九十度:“回陛下,托您的福,刘宇见了那些罪证,脸都白了,当场就认错了。说马上组织都察院的人联名上书,绝不敢再挡修法的路。”

陆炳上前一步,把整理好的罪证清单递上去,清单上还夹着东厂和锦衣卫的印章:“陛下您看,这些是都察院的问题记录,咱们特意留了底。要是以后他们再敢不老实,随时能拿出来用,保管他们服服帖帖的。”

朱厚照接过清单,手指划过上面的条目。

看到“克扣驿站五十两”时,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刘宇,倒是会精打细算,连这点小便宜都要占。”

他翻到最后一页,满意地点点头:“好!你们办得不错!现在吏部、户部、刑部、礼部、工部、大理寺、都察院,七部院全票支持修法。这下,再也没人能挡朕的路了!”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舆图前,手指点在“北京”的位置,眼神坚定得像铁:“传朕的旨意,明天召开大朝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对刘大夏等兵部贪官的处罚,同时正式提出修订《问刑条例》。给大明,给朕的正德元年,一个全新的开始!”

“奴婢遵旨!”

张永从屏风后走出来,连忙上前应道,转身快步去传旨,靴底踩在金砖上发出急促的声响。

刘瑾和陆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掩饰不住的兴奋——折腾了这么久,从奉天殿审案到七部院联名,总算要尘埃落定了!

朱厚照看着他们,语气缓和了些,带着几分体恤:“这段时间你们也辛苦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也跟着熬了不少夜。等这事结束,朕给你们各赏五百两银子,再赏些绸缎、茶叶,好好歇几天。”

“谢陛下隆恩!”

二人连忙跪倒在地,磕头谢恩,额头撞在金砖上“砰砰”响。

心里乐开了花——不仅得了功劳,还得了赏赐,这下在宫里的地位更稳了。

而此时的内阁值房里,李东阳、杨一清、王恕正围着案几坐着。

桌上堆成小山的联名奏疏,每一本都签满了名字,盖着各部院的大红印章。

墨香混着檀香,飘满了整个值房。

三人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杨一清伸了个懒腰,骨头发出“咔吧”的轻响:“总算都搞定了!从奉天殿审刘大夏那时候开始,天天提心吊胆,就怕哪个部门硬顶。这下好了,七部院全支持,再也没后顾之忧了,总算能松口气了。”

王恕抚着花白的胡须,笑容里满是欣慰:“是啊!明天大朝会,先宣布对贪官的处罚,再提修法的事。保守派就算想反对,也没理由了——总不能说‘贪官该放,修法不该搞’吧?大明的吏治,总算有希望了!”

李东阳拿起最上面一本奏疏,那是吏部的联名信,马文升的签名苍劲有力。

他眼神里满是感慨,声音都有些发颤:“咱们这些老臣,辅佐先帝的时候,就盼着能整顿贪腐,还朝堂一个清明。可惜先帝身体不好,一直没机会。今天,总算能在陛下手里实现了,先帝要是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陛下年轻有为,又肯听咱们这些老臣的劝,不刚愎自用。”

杨一清端起茶杯,敬了二人一杯:“只要咱们好好辅佐,君臣同心,大明一定能重现仁宣盛世的荣光!”

三人相视一笑,举起茶杯轻轻一碰。

连日的疲惫、焦虑,都在这笑声里消散了不少——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改革的第一步,终于稳稳地站稳了。

宫外的街面上,百姓们还不知道明天的大朝会安排,但“都察院也支持修法”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了。

茶馆里、酒肆中,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热气裹着喧闹,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一家小酒肆里,穿补丁棉袄的老农端着豁口的酒碗,抿了一口热酒,红着脸笑道:“太好了!连都察院都同意了,这下贪官肯定跑不了了!我听说啊,明天宫里要开大会,说不定就有好消息了!”

“对!咱们明天去宫门口等着!”

旁边一个穿短打的脚夫放下筷子,拍着桌子道:“看看陛下怎么收拾那些吸民脂民膏的狗官!要是能亲眼看到贪官被问罪,我这年都过得舒坦!”

众人纷纷附和,手里的酒碗碰得叮当响,眼里满是期待的光。

坤宁宫暖阁里,夜色渐深。

朱厚照站在窗前,推开一条窗缝,冷风裹着雪的气息钻进来,让他精神一振。

他手里把玩着那把“镇朔剑”——剑鞘是黑檀木的,上面刻着细密的云纹,这把剑陪着王守仁查遍兵部贪腐案,现在,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他想起刘大夏在奉天殿上的顽固,想起那些贪官把发霉的粮草送进边营,想起百姓请愿时冻红的脸,想起群臣联名奏疏上的密密麻麻的签名。

眼神越来越坚定,像寒夜里的星辰。

“明天,就是清算的时候了。”

他轻声自语,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为了冻得发抖的边军将士,为了饿肚子的大明百姓,也为了正德元年的新生。”

张永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躬身禀报:“陛下,各部门都已通知到位,明天辰时大朝会,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务必到场,不得缺席。”

“好。”

朱厚照点头,转过身,把镇朔剑放在案上:“再让人把兵部贪官的罪证整理好,分门别类,用册子装订起来。明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一一公示,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贪腐的下场是什么!”

“奴婢遵旨!”

张永躬身退下,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了陛下的思绪。

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火星子偶尔跳出来,落在炭灰里,瞬间熄灭。

火光映着朱厚照年轻却坚毅的脸庞,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却遮不住眼里的锋芒。

距离正德元年还有十二天。

这场围绕贪腐和改革的较量,从奉天殿的雷霆审案,到七部院的逐一攻克,终于要迎来最终的判决。

而明天的奉天殿,将是正义的舞台,是贪官的末日,更是大明新生的起点。

宫里的更夫敲了三下,亥时已至。

整个京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夜的兵丁脚步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夜的平静之下,藏着即将爆发的惊雷。

他们都在等待着明天的到来,等待着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大朝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