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暖阁对弈论兵事,急召国公谋良策(2 / 2)
他叹了口气,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带着几分纠结:“可交给武将也不行,现在的武将大多只会带兵打仗,冲锋陷阵是把好手,但不懂政务统筹。”
“让他们管兵部的粮草、后勤、人事,怕是会乱成一锅粥,朝中也没几个能独当一面的统帅型人才。”
张永想了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名字,眼神亮了亮,小心翼翼地补充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陛下,王守仁王大人不是挺有才能的吗?”
“他刚入职就查出不少贪腐问题,做事干练,还懂军务,心思也缜密,或许……或许以后能担此重任?”
朱厚照的眼神柔和了些,微微点头,语气中肯:“他确实是个好苗子,有勇有谋,还务实不迂腐,查贪腐时的狠劲、断案时的缜密,都看得出来是块璞玉。”
“但他太年轻,刚入官场半年,没经过大仗的历练,也没主持过这么大的部门,现在让他管兵部,那些在兵部待了十几年的老油条,怕是不会服他,他也扛不起这么大的担子。”
两人都沉默了,暖阁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棋盘上的局势也陷入了胶着,黑白棋子相互交织,密密麻麻,仿佛兵部的困境一样,找不到明确的出路。
炭火噼啪作响,火星子跳跃着,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
过了一会儿,张永突然眼前一亮,眼睛里闪过一丝光彩,猛地抬起头,兴奋地说道,声音都比刚才高了些:“陛下,老奴有个笨主意。”
“朝中有英国公、定国公这些开国勋贵之后,他们是两朝老臣,跟着先帝打过仗,资历深、威望高,在军中也有人脉,能镇住场面。”
“再让王守仁跟着他们学习,处理军务、统筹政务,慢慢锻炼,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把兵部交给王守仁,您觉得怎么样?”
朱厚照猛地拍了下矮几,手里的黑子“啪”地落在棋盘上,震得几颗白子微微晃动,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眼神亮得像星火:“好主意!朕怎么没想到!”
“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光祚,都是两朝老臣,忠诚可靠,又懂军务,还熟悉朝堂规矩,让他们暂时主持兵部,既能稳住局面,清理刘大夏留下的烂摊子,又能给王守仁当老师,教他处理复杂的军务和人事,简直是两全其美!”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着门外大声喊道:“来人!”
两个小太监连忙跑进来,膝盖几乎要碰到一起,躬身问道,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陛下有何吩咐?”
朱厚照指着他们,神情严肃,语气不容置疑:“你们立刻去英国公府和定国公府,传朕的旨意,让张懋和徐光祚即刻来坤宁宫暖阁见朕,有要事商议,不得延误,要是来晚了,仔细你们的皮!”
“是!奴婢遵旨!”小太监们齐声应道,声音响亮,转身快步跑了出去,脚步匆匆,靴底踩在金砖上发出急促的声响,生怕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看着小太监们匆匆离去的背影,朱厚照的心情豁然开朗,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眉头也舒展开来。
他拿起一颗黑子,果断落下,打破了棋盘的胶着,语气轻快:“这下好了,兵部的事有了着落,朕也能安心下完这盘棋了。”
张永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跟着落下一子,语气里满是敬佩:“还是陛下英明,一点就通,有英国公和定国公镇场,再加上王守仁历练,兵部以后肯定能越来越好,再也不会出刘大夏那样的蛀虫了。”
朱厚照摇了摇头,神色并未放松,指尖夹起一颗黑子,稳稳落在棋盘的关键位置,语气严肃:“不能掉以轻心,就算有他们在,也得加强监督。”
“让东厂和锦衣卫盯着兵部的动静,采购粮草、发放军饷、武器制造,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漏,一旦发现有人敢贪腐摆烂,立刻严惩,绝不姑息,刘大夏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陛下考虑周全,老奴明天一早就跟刘瑾和陆炳说,让他们多派些人手盯着兵部,从主事到小吏,从库房到军营,全方位盯着,绝不让宵小之辈有机可乘!”张永连忙应道,心中对朱厚照更是敬佩,暗暗感叹陛下不仅有远见,还如此谨慎,考虑问题滴水不漏,大明想不强都难。
两人继续下棋,气氛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朱厚照偶尔还会指点张永几招,教他如何布局、如何破局,不再计较输赢,纯粹是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暖阁外的寒风依旧呼啸,卷着雪粒拍打窗纸,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寒冷。
但阁内却温暖如春,炭火映着两人的笑脸,棋子的清脆声响与炭火的噼啪声交织,让人感到无比温馨。
棋盘上的黑白棋子交错纵横,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又仿佛预示着大明的未来,在帝王的运筹帷幄中,渐渐走向清明和强盛。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门外传来小太监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恭敬:“陛下,英国公和定国公到了!”
暖阁外的寒风似乎都停了片刻,紧接着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一步一步,带着久经沙场的厚重气场,缓缓靠近。
朱厚照抬起头,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笑着对张永道:“说曹操曹操到,正好,让他们进来一起商量商量兵部的具体安排,比如粮草如何补充、老油条如何清理、王守仁如何历练。”
张永起身躬身,态度恭敬至极:“是,老奴这就去请二位国公进来。”
他快步走向门口,心中充满了期待,暗暗想着有两位功勋卓著的老国公助力,正德元年的兵部,一定能焕然一新,大明的边防,也一定能固若金汤,再也不会出现“将士冻饿、武器废弛”的惨状。
朱厚照整理了一下衣襟,坐直身子,双手放在膝头,目光投向门口,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静静等着两位老臣的到来,等着共商大明军务的革新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