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92章 帝委重任于勋贵,老臣承命育新才

第192章 帝委重任于勋贵,老臣承命育新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让陛下失望!”

“臣徐光祚,谢陛下信任!”

“臣必肝脑涂地,效忠陛下,定把兵部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边军粮饷充足、武器精良,守护好大明的每一寸边防!”

朱厚照连忙起身,走上前亲手扶起他们,指尖触到二人微凉的手臂,语气温和。

“二位快起来!”

“朕既然敢把兵部交给你们,就相信你们的能力,更相信你们的忠诚。”

“有你们在,兵部肯定能焕然一新,再也不会出现贪腐蛀虫!”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又道。

“还有一件事要托付你们——”

“兵部现在有个叫王守仁的左侍郎,你们应该认识吧?”

张懋闻言,连忙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

“认识!”

“王守仁之前在京营当参军,和张仑搭档过几次,办事干练,有勇有谋,查贪腐时更是铁面无私,连勋贵都敢得罪,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才!”

“正是如此。”朱厚照笑着道,眼神里满是对王守仁的期许。

“王守仁有才能,有胆识,但太年轻,刚入官场不久,没经过太多复杂政务的历练,还担不起兵部的重任。”

“你们俩多带带他,把你们毕生的军务经验、朝堂处世之道都传授给他,教他处理兵部的政务、军务,帮他镇住那些老油条。”

“等他历练成熟了,你们再把兵部的担子交给他,自己回府颐养天年,安享晚年,怎么样?”

张懋和徐光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然的笑容。

陛下这是在培养接班人啊!

王守仁能得到陛下如此看重,将来必定前途无量,能成为他们的接班人,也是兵部的福气。

徐光祚躬身应道,语气坚定。

“陛下放心!”

“臣和英国公一定好好教导王守仁,把毕生所学、所有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让他早日能独当一面,不辜负陛下的栽培!”

张懋也跟着点头,抚着胡须道。

“王守仁是块好料子,天资聪颖,又肯实干,稍加打磨就能成大器。”

“臣定不辜负陛下的嘱托,好好带他,让他尽快成长起来!”

朱厚照看着二人坚定的眼神,心里彻底放下了心。

有两位老国公镇场,清理贪腐余党,稳住兵部局面。

再加上王守仁这个潜力股,传承革新,兵部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他摆了摆手,语气轻快。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

“你们今天先回去准备一下,和家里人交代清楚,明天一早就去兵部报到,正式接手兵部的事务。”

“记住,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兵部的残余贪腐分子!”

“刘大夏的余党、那些吃空饷、扣粮饷的蛀虫,全部揪出来,从严惩处,绝不留后患!”

“第二件事,就是立刻核查边军的编制和粮饷缺口,统计清楚每个边镇的将士人数、武器装备情况,尽快制定补给方案,确保粮饷和冬装能及时送到边军手中,不能再让将士们受冻饿之苦!”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道,起身躬身行礼,眼神里满是熊熊燃烧的干劲。

能在晚年得到如此重任,既能为大明出力,又能培养新人,他们打心底里感到荣幸和高兴。

朱厚照笑着道。

“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年纪大了,经不起熬夜,早点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明天还要忙兵部的事。”

“臣告退!”张懋和徐光祚再次躬身行礼,转身并肩走出暖阁。

寒风卷着雪粒吹起他们的朝袍下摆,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热血,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每一步都透着坚定与期待。

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但这份重任,是荣耀,更是使命,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大明的江山。

看着二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张永忍不住走上前,满脸钦佩地赞叹。

“陛下真是英明!”

“让两位国公管兵部,既解决了文官贪腐的问题,又有可靠的人镇场,还能培养王守仁这个接班人,一举三得,实在是高!”

朱厚照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棋盘,指尖划过黑白棋子,语气里满是憧憬。

“不是朕英明,是两位国公忠诚可靠,王守仁有潜力,正好能凑到一起,各展所长。”

“现在兵部的事定了,《问刑条例》的修订也快有眉目了,正德元年,总算是有个好开端了。”

张永躬身道。

“陛下为了大明殚精竭虑,从清理流民到整顿兵部,从严惩贪腐到任用贤才,百姓和官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大明一定会越来越强盛的!”

朱厚照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窗缝,清冷的月光洒了进来,落在他的龙袍上,泛着淡淡的银辉。

“还有十二天就是正德元年了,时间紧迫,得抓紧时间把剩下的事处理完,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转过身,对着张永吩咐道。

“传令下去,明天上午召开内阁会议,让李东阳、杨一清、王恕、韩文他们都做好准备。”

“议题就是商议正德元年的边防、民生、吏治改革方案,把各项事务都敲定下来,开春后就正式推行!”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张永应道,转身快步走出暖阁,脚步匆匆,心里充满了无限的信心。

有陛下的运筹帷幄,有老国公的鼎力相助,有内阁大臣的实干辅佐,还有王守仁这样的后起之秀,正德元年的大明,必定会挣脱积弊的枷锁,迎来全新的辉煌。

暖阁里只剩下朱厚照一人,他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从登基之初的流民四起,到如今的吏治初清。

从兵部的贪腐窝案,到如今的贤才就位,这半年来的日夜操劳、步步为营,终于有了回报。

他知道,正德元年不会一帆风顺,还会有保守派的暗中阻挠,还会有各种突发的问题和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要君臣同心,只要以百姓为重,只要坚守革新的初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办不成的事。

炭火噼啪作响,橘红色的火光映着他年轻却坚毅的脸庞,也映着大明充满希望的未来。

明天,又将是忙碌的一天,但也是朝着“正德盛世”稳步迈进的重要一天。

他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属于大明的新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