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双面谍影危墙之下(1 / 2)
贝卡谷地的安全屋隐藏在连绵丘陵的阴影中,像一块被遗忘的石头。屋内,气氛虽然不再像刚逃离叙利亚时那般濒临崩溃,却依旧凝重。伤口在愈合,但失去战友的痛楚和对未来的忧虑,如同山谷中终年不散的薄雾,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小林在为石头更换腿上的敷料,阿强靠墙坐着,用还能活动的右手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分析他们可能面临的追捕网络。陈剑和廖奎则对着一张摊开的中东地图,低声讨论着返回香港的可能路线,每一条都布满荆棘。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阿杰发出了隐蔽的信号——有车辆接近。
所有人瞬间进入战斗位置,武器悄无声息地握在手中,透过狭窄的观察孔向外望去。来的是一辆熟悉的、布满尘土的旧皮卡,车上下来的人,正是贝都因长老萨利赫。他孤身一人,穿着传统的长袍,脸上深刻的皱纹如同干涸的河床,写满了疲惫与沧桑。
廖奎示意众人稍安勿躁,亲自打开了安全屋隐蔽的入口。
萨利赫弯腰走了进来,目光迅速扫过屋内的情况,在看到石头腿上的绷带和陈剑额头的伤疤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首先表达了对牺牲战士的哀悼,用的是贝都因人古老的祷词。
“长老,感谢您冒险前来。”廖奎请他坐下,递过去一杯水。他知道,萨利赫此刻出现,绝不仅仅是来表示慰问。
萨利赫没有碰那杯水,他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直视着廖奎:“风暴并没有因为你们离开叙利亚而停息,我的朋友。相反,更大的漩涡正在形成。”他压低了声音,“我带来了两个消息,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都指向你和你们带来的那样‘东西’。”
他首先提及了“乌鸦”。
“一个自称‘乌鸦’的人找到了我。他说的俄语带着莫斯科的口音,但他能流利地使用我们的语言。”萨利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与警惕,“他代表……北方的巨人(指苏联)。”
“乌鸦”提出的条件让安全屋内的空气几乎凝固:
每月五吨,超高纯度蚀刻酸。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挣扎在技术封锁中的电子企业疯狂。不仅如此,对方还承诺,提供“绝对安全”的通道,护送他们以及他们携带的“任何物品”离开黎巴嫩,前往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而代价,仅仅是廖奎他们手中那份关于罗斯戴尔家族核走私的证据原件,以及未来在“国际场合”(暗示联合国)对此事保持沉默。
“他们承诺,交易达成,过去的冲突可以一笔勾销,罗斯戴尔家族的麻烦,他们也可以帮忙‘劝解’。”萨利赫复述着“乌鸦”的话,语气平缓,却让听者心惊肉跳。克格勃的手腕和“慷慨”,同样令人胆寒。
还没等众人从这个极具冲击力的提议中回过神来,萨利赫做了一个更隐蔽的动作。他借着整理袍袖的时机,将一张卷得极细、几乎看不见的纸条,塞到了廖奎手中。他的眼神传递着比“乌鸦”的提议更加严峻的警告。
廖奎不动声色地握紧纸条,直到萨利赫以“需要尽快回复‘乌鸦’”为由离开后,他才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走到屋角,小心地展开了纸条。
纸条上的字迹是用某种密写技术显现的,内容简短、冰冷,带着美国式的直接:
“第六舰队特遣队已获授权,必要时可使用致命武力清除‘不稳定因素’。建议:24小时内向戈兰高地以军哨所投降,可获‘安全’。”——知更鸟
“知更鸟”,一个典型的cIA线人代号。这条信息没有诱惑,只有赤裸裸的武力威慑和一条看似是生路,实则是将自己送入另一个虎口的“建议”。向以色列投降?且不说他们这群刚刚在叙利亚制造了巨大混乱、身份敏感的人会面临什么,仅仅是交出核证据和蚀刻酸后,他们自身还能有多少“安全”可言?
双面谍影,两个超级大国的触角,几乎在同一时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伸到了这个偏隅的安全屋,伸到了他们这群伤痕累累的幸存者面前。
安全屋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苏联的“慷慨”与美国的“警告”,像两把巨大的钳子,从左右两侧夹击而来。
“每月五吨……这足以让我们再也不受任何人的技术掣肘!”阿强呼吸有些急促,作为技术人员,他太清楚这份资源的价值,“而且他们承诺安全护送!”
“安全?”陈剑冷笑一声,指着窗外,“克格勃的安全?别忘了‘乌鸦’是怎么找到我们的!我们的行踪在他们眼里或许根本不是秘密!这更像是吞并!拿了他们的东西,我们这辈子都别想摆脱他们的控制!而且,罗斯戴尔家族和苏联的关系暧昧不清,这说不定就是个更大的陷阱!”
“那美国人呢?”小林声音发颤,“第六舰队……致命武力……我们怎么可能对抗一支舰队?”
“向以色列投降更是自寻死路!”阿杰斩钉截铁,“我们刚炸了叙利亚的炼油厂,冲了他们的边境哨卡,以色列会怎么对待我们?关进秘密监狱都是最好的结局!”
是相信北极熊看似诱人实则可能致命的“拥抱”,还是畏惧山姆大叔冰冷的枪口与看似唯一的“生路”?
两条路,似乎都通往不同的深渊。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廖奎。他站在那里,手中握着那张仿佛有千钧重的纸条,冰蓝色的眼眸深处,是急速翻涌的思绪。他想起香港的妻儿,想起“振华电子”的困境,想起牺牲的战友,更想起贴身收藏的那份足以搅动世界风云的核证据。
屈服于一方,意味着彻底卷入两大阵营的角力,成为棋子,失去自主。而拒绝双方……他们有能力在两大情报巨头的夹缝中,杀出第三条路吗?
压力如同贝卡谷地夜晚的寒气,无声地渗透进每个人的骨髓。抉择的时刻,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