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45章 香江哗然紧急应对全球涟漪

第545章 香江哗然紧急应对全球涟漪(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75年5月29日的清晨,香港在湿漉漉的雾气中苏醒,但比晨雾更浓的,是一则引爆全城的新闻。

街角的报摊前,挤满了争相购买早报的市民。《东方日报》那耸人听闻的头版头条如同一声惊雷,刺目的黑体字印着:“振华女主脑东京落网涉窃东瀛机密”,下方配发的正是萧亚轩被日本警方押解、神色冷峻的照片。报道极尽渲染之能事,将指控作为事实描述,字里行间暗示振华电子依靠不正当手段崛起,给香港商界蒙羞。

相比之下,《明报》的标题则谨慎许多:“商业纠纷升级?振华电子高管在日被拘”,报道中同时引述了“坂田精工”的指控和振华电子香港总部发出的“强烈抗议及否认声明”,并提及此事可能与近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专利诉讼有关,相对客观,但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

茶餐厅里,人声鼎沸,几乎每张桌子都在讨论这桩新闻。

“丢!真系丢架丢到日本去咯!”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抖着《东方日报》,唾沫横飞,“仲以为佢哋几巴闭,原来系靠偷!”

“喂,唔好睇份报纸写乜就信乜先得嘎,”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看似文员的人推了推眼镜,“商业竞争,乜嘢手段出唔到?话唔定系被人砌生猪肉呢?”(喂,别报纸写什么就信什么,商业竞争,什么手段使不出来?说不定是被栽赃呢?)

“系咯,萧小姐睇落唔似啲咁嘅人,振华啲产品系坚料来嘎!”(就是,萧小姐看起来不像那样的人,振华的产品是真材实料的!)

争论在弥漫着奶茶和菠萝包香气的空气里交织,反映出民众观点的撕裂。部分市民被耸动标题影响,对振华口诛笔伐;而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对电子业界有所了解,或使用过振华产品的人,对此事抱持怀疑态度,认为背后必有隐情。

北角,振华电子总部楼下,气氛更是凝重。不少员工提前来到公司,聚集在门口,情绪激动。他们不敢相信那位带领公司一路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萧董会涉嫌“窃密”。

“屈得就屈!日本仔玩唔起就出阴招!”(诬陷!日本人玩不起就出阴招!)

“我哋要支持萧董!支持公司!”

有员工自发拉起手写的声援横幅,上面写着“坚信清白,振华加油”、“恶意打压,业界不齿”。管理层尽力安抚,强调公司运营一切正常,法务团队已全力介入,呼吁大家保持冷静,坚守岗位。

然而,暗流也随之涌动。一些平日里被振华压得喘不过气的竞争对手,以及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掮客,开始在各种场合散布谣言:

“听讲振华嘅技术真系来路不明嘎,唔系点会进步得咁快?”(听说振华的技术真是来路不正,不然怎么会进步这么快?)

“睇来佢哋之前同罗斯戴尔斗,都唔知用咗乜嘢手段啦……”(看来他们之前和罗斯戴尔斗,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呢……)

这些含沙射影的言论,如同毒雾,试图利用公众的疑虑,进一步抹黑振华电子的商誉。

香江哗然,舆论沸腾。一面是舆论风暴的巨大压力,一面是内部员工同仇敌忾的决心。振华电子,这家刚刚崭露头角的香港企业,迎来了自创立以来最严峻的公众信任危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东京,等待着那场遥远异国他乡的法律博弈的结果,也等待着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刻。

湾仔唐楼,安全屋。

厚重的隔音门紧闭,空气却仿佛凝固般沉重,带着一股几乎要炸裂的张力。廖奎背对着门口,站在那面巨大的单向玻璃窗前,俯瞰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的街道。他的背影挺拔如松,但紧握的双拳,以及手背上因用力而凸起的青筋,泄露了内心汹涌的怒火与焦灼。

萧亚轩在东京被带走的消息传来时,他几乎要控制不住体内那股冰寒的气感,周遭的空气都为之凝滞。那不是恐惧,而是被触及逆鳞的暴怒,以及对伴侣身处险境的揪心。

强压下翻腾的情绪,他第一时间接通了与何先生的加密卫星电话。线路那头的何先生,声音也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带着罕见的凝重:

“情况比预想的更糟。东京警视厅搜查一课直接介入,证据‘确凿’,媒体同步发力,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纠纷构陷,是精心策划的绝杀局。‘坂田’是明面上的推手,但背后……有通产省和某些政治派系的影子,他们不希望看到振华,或者说,不希望看到任何不受控制的东方技术力量,轻易挑战他们设定的秩序。”何先生的话语如同冰水,浇灭了最后一丝侥幸,“他们的目的,不止是搞垮振华,更是要彻底污名化你们的技术,杀鸡儆猴。”

“明白了。”廖奎的声音低沉沙哑,如同勐兽压抑的低吼,“我需要知道所有可能撬动的支点。”

结束与何先生的通话,廖奎立刻转向一直待命、面色同样铁青的陈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