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分头行动香江的布局(2 / 2)
科隆方面,赵伟汇报:“申请已正式受理,排队编号已拿到,预计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我们已与负责我们项目的工程师建立了初步联系,正在积极沟通,争取能适当安排。”
香港方面,则是通过空间传递的、来自廖奎和萧亚轩的简短鼓励:“稳步推进,勿骄勿躁。家中诸事顺遂,盼佳音。”
放下心来,谢亦菲走到窗边,望着斯图加特璀璨的灯火。分头行动的策略已经铺开,技术证明的棋子落在科隆,潜在合作的网络开始在德国南部编织。前路依然未知,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她知道,这场在欧洲的试炼,才刚刚进入正题。
就在谢亦菲团队在德国风雪中艰难前行的同时,香港的萧亚轩也并未停歇。廖奎回内地的念头已然明确,她深知,这绝非一次简单的探亲或考察,需要实实在在的“敲门砖”和铺垫。技术资料是其一,但若能有一些硬核的设备,无疑将更具说服力。
她想到了廖奎曾隐约提及的、系统资料中反复强调的、未来电子工业的核心——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而光刻机,则是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即便是一台西方国家可能即将淘汰的二手设备,对于此时的内地而言,也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且需要极为可靠的渠道。萧亚轩立刻想到了一个人——马克·温斯洛,一位与振华电子有过数次合作、背景深厚、游走于东西方灰色地带的英籍资深律师。
位于中环的律所办公室内,马克·温斯洛听完萧亚轩隐去关键信息、但意图明确的委托后,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的威士忌杯。
“萧女士,您总是能提出一些……极具挑战性的委托。”他嘴角噙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光刻机,即便是二手的,也属于《巴黎统筹委员会》严格限制对华出口的敏感设备清单。这可不是购买几套音响设备那么简单。”
“我明白其中的难度和风险,温斯洛先生。”萧亚轩神色平静,语气却不容置疑,“正因为有难度,才需要借助您的人脉和智慧。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绝对隐秘,并且需要配套的技术资料和维护手册,最好是近年内退下来的机型,确保基础的可用性。”
马克·温斯洛沉吟片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路子不是没有。美国、日本盯得很紧,但……欧洲某些国家,或许存在一些‘管理疏忽’。比如,某些在财务压力下急于处理旧设备更新生产线的中小型半导体实验室,或者……某些东欧国家,他们可能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过一些设备,现在或许有更新的需求。”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需要时间,也需要动用一些非常规的关系网。费用会很高,包括设备本身、‘特殊’的物流安排、以及……封口费。”
“可以。”萧亚轩毫不犹豫,“启动资金我会立刻安排隆泰证券转到您指定的账户。我需要您尽快给我一个初步的可行性评估和大致的时间表。”
“如您所愿,萧女士。”马克·温斯洛举起酒杯,“为……未来的可能性。”
离开温斯洛的办公室,萧亚轩坐进车里,看着窗外繁华的香港街景。这台潜在的二手光刻机,就像一枚精心准备的棋子,它指向的不是眼前的商业利益,而是更遥远的北方,是廖奎未来回归故土时,手中可能握住的一张重要王牌。她必须在他动身之前,将这件事情,尽可能稳妥地推进下去。这条暗线,与谢亦菲在欧洲的明线行动,共同构成了振华电子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