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70章 寒潮中的等待GS认证的试炼

第570章 寒潮中的等待GS认证的试炼(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红色高温指示灯取代了蓝色。腔体内如同炎夏正午的沙漠,热浪仿佛能透过厚厚的箱体传递出来。高温会加速材料老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引发热击穿。

工程师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但观察入微的李明注意到,他查看参数屏幕的频率似乎略微增加了一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高温持续,然后是降温,再升温……循环往复。每一次温度骤变,都是对“青龙芯”内部结构的一次无情冲击。

赵伟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太清楚这项测试的意义了。这不仅仅是满足德国人的标准,更是验证经过灵泉优化的材料,其极限究竟在哪里。这关系到振华电子能否在欧洲站稳脚跟,甚至关系到廖先生更长远的布局。

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循环,当设备最终停止运行,温度回归常温,工程师开始进行最终参数采集和外观检查时,赵伟感觉自己的腿都有些发软。

德国工程师仔细记录下最后的数据,然后抬起头,透过观察窗,看向紧张等待的振华团队。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对着通讯器,用平板的语调说了一句:

“测试完成。样品外观无异常,初步数据显示,参数漂移率……低于标准允许值百分之五十。”

观察室内,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几乎压抑不住的、长长的出气声。

赵伟和李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和难以言喻的激动。

第一关,也是最硬的关卡之一,他们闯过去了!“青龙芯”用无可辩驳的数据,经受住了德国标准的无情试炼。这不仅仅是通过了一项测试,更是为整个欧洲之行,注入了一剂最强的强心针。

1976年2月17日,科隆TüV Rhend实验室。

正式的报告在严格复核后,终于被递到了赵伟和李明的手中。白色的封皮,印着TüR Rhend醒目的标志,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结论性语言。当两人的目光落在最关键的那几行结论上时,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冲散。

报告明确指出:“青龙芯”在-40℃至85℃的温度循环测试中,其核心电气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工作频率稳定性、信号噪声比、输出功率一致性)的衰减率,不仅完全符合GS认证依据的VD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标准,其实际表现优于标准要求达65%以上。报告备注栏甚至罕见地补充了一句:在同等测试条件下,其稳定性表现优于实验室近期测试过的部分欧洲本土同类参考产品。

这不是简单的“通过”,这是一份堪称“优秀”的成绩单!

就在赵伟和李明激动地翻阅报告时,实验室的项目主管,一位头发花白、表情一向严肃古板的老派德国专家,赫尔·穆勒博士,竟然亲自来到了他们所在的接待室。

穆勒博士在TüV内部以严谨乃至苛刻着称,对待技术数据容不得半点沙子,对来自非传统工业区(尤其是亚洲)的产品,向来持保留态度。但此刻,他那张鲜有表情的脸上,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和审视。

“先生们,”穆勒博士的声音依旧沉稳,但语气中多了一份显而易见的尊重,“我必须说,你们带来的这颗‘芯’,其测试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他指了指赵伟手中的报告,“特别是其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表现,数据非常……漂亮。这颠覆了我对某些地区技术产品的一些固有看法。”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赵伟和李明:“我能冒昧地问一下,你们在材料工艺和内部结构设计上,是否采用了某种特殊的处理方法?当然,如果涉及商业机密,可以不必回答。”

赵伟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着技术人员的谦逊和谨慎:“感谢您的认可,穆勒博士。我们在基础材料处理和微观结构控制方面,确实有一些独特的工艺,这涉及公司核心机密,请恕我无法详细说明。但我们始终坚信,可靠的数据是技术最好的证明。”

穆勒博士点了点头,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可以称之为赞赏的表情:“数据确实说明了一切。恭喜你们,这份报告会是你们产品进入德国乃至欧洲市场非常有力的‘通行证’。期待未来能看到贵公司更多优秀的产品。”

拿着这份沉甸甸、盖着TüV Rhend权威印章的报告,走出实验室大楼,科隆阴冷的天空在赵伟和李明眼中都变得格外明亮。

“快!立刻联系谢总!”赵伟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我们要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这份报告,不再仅仅是一纸证书。它是刺破罗斯戴尔家族封锁线的利刃,是敲开KMM乃至更多欧洲公司大门的重锤,更是振华电子技术实力最硬核的宣言!

数据,终于开始说话了。而且声音响亮,不容置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