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78章 !罢工阴影下的坚持远方的硝烟

第578章 !罢工阴影下的坚持远方的硝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银州电子”的老板与内华达州议会中几位颇具影响力的议员交往甚密,多次共同出现在筹款晚宴和私人狩猎场。更值得警惕的是,该公司虽然表面业务是电子元器件分销,但其控股股东名下,还拥有一家小型货运公司,这家货运公司近三年的主要客户之一,竟然是罗斯戴尔家族间接控股的一家位于内华达州北部的稀有金属矿业公司!

业务往来看似合法合规,但在此时此地,与罗斯戴尔这个名字产生任何关联,都足以敲响最响亮的警钟。这绝非巧合。这家“银州电子”,很可能不仅是分销商,更是罗斯戴尔家族安插在此地、用于监控乃至狙击振华北美拓展的一枚棋子。

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奔波,萧亚轩回到下榻的酒店房间。夕阳的余晖将沙漠边缘的山峦染成一片赤金,景色壮丽却带着一丝荒凉。她刚脱下外套,房间里的电话就突兀地响了起来。

她迟疑了一下,拿起听筒。“hello?”

电话那头是一片沉默,只有细微的电流声。就在她准备挂断时,一个经过明显处理、分辨不出年龄性别的电子合成音,冰冷而快速地响起:

“加州的阳光虽好,但沙漠里的响尾蛇……更毒了。”

“卡哒。”

电话被勐地挂断,只剩忙音在耳边回荡。

萧亚轩握着听筒,站在原地,一股寒意顺着嵴椎爬升。加州阳光?是在指她接下来计划前往的加州行程?而“沙漠里的响尾蛇”,无疑是在暗示内华达州,暗示罗斯戴尔家族在此地潜藏的力量,比预想的更加阴险和致命。这不是泛泛的威胁,这是针对她具体行程的、精准的警告!

对方在告诉她: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你在美国西部的每一步,都可能踩中我们布下的陷阱。

香港,湾仔唐楼。

几乎在同一时间,廖奎在书房里接待了悄然到访的何先生。没有寒暄,何先生直接递过一张看似普通的便签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看似无关的词语和数字。

“老周的最新口信,刚刚解码出来。”何先生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静,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廖奎接过,目光迅速扫过。口信依旧简洁,但信息量不小。前半部分是关于那“五吨白云鄂博矿”换“显微镜”事宜的催促,语气比上次更加急迫。而真正让廖奎心神一动的是后半部分,显然是针对他之前通过何先生渠道,谨慎传递过去的关于“青禾”生物制程项目的一些基础理念和前景描述的回馈。

老周用了英文单词“trigued”(感兴趣)来表达初步态度,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强烈且罕见的积极信号,说明“青禾”的理念至少引起了对方技术层面的高度关注。然而,紧随其后的提醒却充满了东方式的审慎与深意:

“然,‘花园’土质特殊,新种子需经风雨,谨慎验证,切忌揠苗。”

“花园”自然指的是内地的工业与科研环境,“新种子”喻指“青禾”技术。老周明确点出,内地的技术土壤和评判标准有其特殊性,对于“青禾”这种超越传统、近乎“玄妙”的新技术,虽然感兴趣,但绝不会盲目接受。需要进行严格的、符合他们标准的验证过程,绝不能急于求成。这既是提醒,也是一种保护,避免廖奎因期望过高而冒进,陷入不可预测的风险。

廖奎缓缓放下便签,走到窗前。窗外是香港不夜的灯火,而他的思绪却已飞越关山,仿佛看到了北美沙漠中萧亚轩面临的无声硝烟,也看到了北方那片广袤土地上,对新技术既渴望又审慎的复杂目光。

远方的硝烟,已不仅限于欧洲的商业博弈和间谍暗战,更蔓延到了北美大陆,甚至触及了未来回归故土的技术认同之路。三线作战,每一线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风险。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信笺上缓缓写下两个字:“稳”、“实”。

这是他对萧亚轩的叮嘱,也是对自己未来内地之行的告诫。面对四起的硝烟,唯有步伐稳健,根基扎实,方能穿越迷雾,抵达彼岸。他需要立刻与谢亦菲沟通,综合欧洲的最新情况,对全球战略进行微调,确保在这个多线并进的复杂棋局中,不会因一处失衡而满盘皆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