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83章 归途前夜新的起点

第583章 归途前夜新的起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六日,香港,隆泰证券办公室。

陈经理将一份装订整齐的报告双手递给廖奎,向来沉稳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满意神色。“廖先生,我们成功了。”

廖奎接过报告,封面上简洁地印着《振华电子多币种结算体系搭建及首笔操作总结报告》。他翻开内页,里面是详尽的资金流向图、汇率锁定记录和风险对冲模型分析。

“根据您的指示和谢总那边传回的合作框架,”陈经理在一旁讲解道,“我们通过香港汇丰、伦敦巴克莱以及苏黎世联合银行的三方协作,已经成功搭建并测试了‘港币-德国马克-法国法郎’三重结算通道。”

他指着图表解释道:“与莱茵金属的合同,我们按计划以英镑结算。为了对冲英镑潜在的波动风险,我们利用这套新搭建的通道,在伦敦市场进行了一笔等额的马克远期合约操作,同时在苏黎世市场用部分法郎头寸做了交叉对冲。首笔与莱茵金属的款项结算及对冲操作已于昨日顺利完成,过程平滑,有效锁定了利润,避免了因货币波动可能造成的数万港币损失。”

廖奎仔细审阅着报告中的数据,微微颔首。这意味着,振华电子不再是一个仅仅依靠产品出口、被动承受汇率风险的制造商。它初步具备了跨国企业应有的、主动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这套结算网络,如同为振华这艘开始远航的船只,安装了一套精密的海上导航和稳定系统,虽然初建,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降低运营风险,未来更能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的金融环境,甚至在合适的时机,还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利润来源。

“做得很好,陈经理。”廖奎合上报告,目光中带着肯定,“这套体系要持续优化,未来我们的业务扩展到更多地区,结算网络也要相应扩展。财务安全,是我们全球化的基石之一。”

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七日,香港,湾仔唐楼。

夜色笼罩香江,廖奎的书房里,气氛却不同于往日。一场决定未来数月乃至数年格局的权力交接,正在通过加密的越洋电话进行。

电话那头是旧金山的清晨,萧亚轩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丝即将肩负重任的凝重。

“亚轩,”廖奎的声音透过线路,平稳而有力,“欧洲局势暂稳,北美根基初立,内地之行,时机已到。我离开香港期间,振华电子集团全球所有业务,由你全权负责决断。”

他顿了顿,给予对方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继续道:“日常运营,你依循既定策略推进。涉及重大战略转向、超限额投资或突发危机,可通过空间联系。我与亦菲,也会保持必要的沟通。”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将偌大一个正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商业王国交给远在北美的萧亚轩,意味着极大的信任,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廖奎深知,萧亚轩有能力、有魄力,也有足够的忠诚来承担这份责任。这也是对她在北美独当一面能力的进一步锤炼。

“我明白。”萧亚轩的回答没有多余的情绪,只有沉甸甸的承诺,“你放心去办你的事。家里,有我在。”

结束与萧亚轩的通话不久,何先生便如幽灵般悄然到访,没有寒暄,直接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老家已打扫干净,欢迎游子归来。”

——“木匠”。

廖奎看着纸条,目光深邃。“打扫干净”意味着初步的安全检查和接待准备已经就绪;“木匠”将是他在内地第一个接触的联络人。归途的最后一层面纱,已然揭开。

何先生低声道:“行程会有人安排,一切从简,身份是‘爱国港商技术考察’。‘木匠’会负责你在那边前期的行程和对接。万事小心。”

送走何先生,廖奎独自在书房静坐片刻,然后起身走向客厅。晚餐时间,孩子们已经坐在餐桌旁。廖霆锋坐得笔直,廖柏芝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廖韶涵则安静地摆弄着面前的勺子。

廖奎走过去,依次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然后在主位坐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