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84章 边关晨雾

第584章 边关晨雾(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轻检查员见状,不再多问,合上笔记本,将它们放回行李箱,然后拿起印章,“啪”的一声,在廖奎的证件上盖下了准许通行的印戳。

“好了,廖月生同志,欢迎回来。请通过。”负责人的语气缓和了些许。

廖奎心中了然,平静地合上行李箱,对两位检查员点头致意:“谢谢同志。”然后,他提着箱子,自然地走向站在一旁等候的高飞。

两人目光交汇,都没有立刻说话。高飞的眼神在廖奎脸上停留了两秒,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他转身,示意廖奎跟上,两人并肩朝着桥的内地一侧走去。

离开了检查窗口一段距离,周围人群稍稀,高飞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开口,语气带着一种久别重逢的感慨,却又克制着情绪:

“廖……月生同志,这边走。”他顿了一下,还是忍不住低声道:“你小子,真是一点都没变。看着还跟当年在第七农场那会儿一样,二十三、四岁的模样。我这脸上,褶子都能夹死苍蝇了,看着比你爹都老相。”

廖奎心中微动,知道这是高飞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他必须小心应对的细节。他脸上露出适当的感慨,用早就准备好的借口解释道:“香港那边,生活节奏、饮食气候都不一样,可能……显得人不那么经老吧。高飞哥,你也还好,精神头足。”

高飞哼了一声,似乎对这个解释不置可否,但也没有深究,只是感慨道:“是啊,不一样,太不一样了……”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沉重:“你知道么,你在第七农场那边,现在是‘烈士’了。”

廖奎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侧耳倾听。

“档案里记的是,七几年,珍宝岛那边局势紧张的时候,你被抽调支前,遭遇炮火覆盖……尸骨无存。”高飞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有的肃穆,“所以,你现在是廖月生,只能是廖月生。过去的廖奎,已经为国立功,长眠地下了。”

廖奎默默点头,这个安排在意料之中,也是对他过去身份最彻底的切割和保护。

高飞继续低语,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信息:“还有件事,你得知道。你岳父,谢老首长的那位老战友,前几年还派人到农场打听过你们一家的下落。当时只知道你牺牲谢薇下落不明,具体情况不明。我估计……那边一直没放弃寻找谢薇(谢亦菲的原名)。你这次回来,虽然用的是化名,但要接触技术层面,难免会在圈子里留下痕迹,要有所准备。”

这个消息让廖奎目光一凝。岳父的故旧仍在寻找,这既是潜在的联系渠道,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风险来源。他沉声道:“我明白了,谢谢提醒。”

谈话间,两人已经走过了罗湖桥,真正踏入了内地的土地。桥头附近停着一辆老旧的上海牌轿车,军绿色的漆面有些斑驳,车窗上挂着浅色的布帘,遮挡着内外的视线。

高飞拉开车门,示意廖奎上车。车内空间狭小,座椅的弹簧有些松弛,弥漫着一股汽油、皮革和烟草混合的味道。

“我们先去市里的招待所安顿一下,具体的行程,到了和你详细说。”高飞坐进驾驶座,一边发动汽车,一边说道,此刻他完全进入了联络人的角色。

引擎发出一阵沉闷的轰鸣,老旧的上海轿车缓缓启动,驶离了喧嚣的边境线。车子沿着并不宽阔的柏油路向前行驶,两侧是连绵的农田、零散的村舍和冒着黑烟的工厂厂房。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绿色的田野和灰蒙蒙的天空在车窗外交织成一幅七十年代中国南疆典型的画卷。

车窗布帘随着车辆的行驶轻轻晃动,偶尔透进斑驳的光影。廖奎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心中那份“归途”的实感愈发清晰。

罗湖桥头的一幕,如同一个微缩的舞台,展现了即将面对的环境:严格的审查、隐蔽的接头、身份的转换、历史的遗留问题以及故人的寻觅。这一切,都提醒着他,这片广袤而复杂的土地,既承载着深厚的血脉根源与殷切期望,也布满了需要谨慎应对的规则与潜流。

车子平稳地行驶着,融入南方晨雾与绿意交织的风景中。旧的篇章已经翻过,以“廖月生”之名书写的新的一页,正随着这辆老上海轿车的车轮,缓缓展开。前路漫漫,挑战丛生,但他目光平静,内心笃定。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回归,更是一次身份、理念与命运的交融之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