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何氏工作法出炉!(1 / 2)
天气越来越冷,五院内部却先于自然界掀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热战”。
随着自主攻关的项目越来越多,摊子越铺越大,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浮出水面——资源挤兑,进度撞车。
何雨柱刚刚卸下特种材料攻关的重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院长亲自点将,塞给他一个崭新的、却烫手至极的职务——“重大工程协调办公室主任”。
这个办公室看似权力不小,能协调全院资源,实则是个火山口。
上任第一天,何雨柱的办公室门槛就快被踩烂了。
“何主任!您得给我们‘闪电’项目做主啊!”导弹总体部的老赵,一个急性子的东北大汉,把一份材料拍在何雨柱桌上,唾沫星子横飞,“我们的一级发动机试车眼看就要排上日程了,结果试车台被‘长空’项目的二级发动机给占了!这一耽搁就是两个月!我们整个进度都要拖后腿!”
老赵前脚刚走,搞“长空”项目控制系统的女总师林秀兰后脚就进来了,这位以严谨细致着称的女专家,此刻也急得眼圈发红:
“何主任,不是我们非要抢试车台!是我们的控制系统联调急需那台进口的频谱分析仪!
可仪器被‘天眼’预警雷达项目组借走了,说是紧急任务,一借就是三个月!
没有仪器,我们控制系统的地面模拟就进行不下去,发动机试车了也没用啊!”
紧接着,负责“天眼”雷达项目的总工也找上门来诉苦,说高性能计算中心的机时被几个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占满了,他们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验证排不上队……
各个都是国之重器,个个都理由充分,急如星火。
何雨柱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响、人员进出,比菜市场还热闹。
他面前摆着的全院重点项目进度图,上面用红蓝黑线标注的进度条,如同乱麻一般相互缠绕、阻塞,看得人头皮发麻。
晚上,何雨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韩菡给他端上热水,看他眉头紧锁,忍不住问:“又遇上难题了?”
何雨柱苦笑着指了指脑袋:“以前是跟技术难题较劲,现在是跟人较劲,跟资源较劲。
院长给我这个官,是要我当个‘润滑剂’,可现在感觉是掉进了齿轮箱,随时可能被绞碎。”
韩菡轻声说:“总能想到办法的,你以前不都是这样吗?”
办法?何雨柱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脑海里闪过副院长《过程控制论》中的思想,闪过他解决陀螺仪平衡、材料攻关时的经历。
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优化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优化局部。 现在五院这个庞大的研发系统,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冲突”和“进程死锁”。
第二天,他召开了第一次协调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各项目的负责人互相看着都不顺眼,气氛剑拔弩张。
何雨柱没有和稀泥,他直接让助手挂起一张巨大的、重新绘制的全院资源-进度关联图。这张图不仅仅显示时间进度,还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节点,清晰标注出了各个项目对关键设备(如试车台、大型计算机)、特殊材料、尖端元器件、以及核心专家资源的依赖关系和需求时间窗口。
“同志们,吵架解决不了问题。”何雨柱指着图纸,“我们现在是一个整体,是一条战线上的不同兵团!我们不能各打各的,让宝贵的资源在内耗中空转!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规矩!”
他提出了酝酿已久的方案——“动态优先级管理与资源协同调度机制”。
第一,成立一个由技术权威和管理专家组成的优先级评审委员会。
不再是谁嗓门大谁优先,而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的紧急程度、技术瓶颈的关键性、以及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每周动态评定各项目的优先等级。
第二,建立全院资源共享池和预约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