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资治通鉴新译 > 第200章 侯景破建康,武帝幽死

第200章 侯景破建康,武帝幽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梁武帝因为自己的失策,最终导致侯景的叛乱,让自己陷入危局当中,那他自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梁朝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呢?我们接着说。

到了公元549年春季,柳仲礼从新亭转移营地到朱雀航。恰逢大雾弥漫,韦粲的军队迷失了道路,等赶到青塘时,已经过了半夜。军队刚立下营栅还未合拢,侯景就望见了,立刻率领精锐士兵进攻韦粲。韦粲派军主郑逸迎击,命令刘叔胤率领水军截断敌军后路,可刘叔胤畏惧怯懦不敢进军,郑逸最终战败。侯景乘胜攻入韦粲营地,身边的人拉着韦粲躲避贼兵,韦粲坚决不动,喝令子弟奋力死战,最终与儿子韦尼、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以及堂弟韦昂全部战死,亲戚族人死了数百人。

柳仲礼正在吃饭,闻讯后赶忙扔下筷子,披上铠甲,率领部下一百名骑兵疾驰救援,与侯景在青塘展开激战,大败侯景军队,斩首数百级,敌军坠入淮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柳仲礼的长矛即将刺中侯景时,贼将支伯仁从背后砍击他的肩膀,战马陷入泥沼,贼兵聚集长矛刺向他,骑将郭山石及时救援,他才得以幸免于难。柳仲礼身受重伤,会稽人惠臶用嘴吸吮他的伤口止血,因此他才得以存活。从此侯景不敢再渡过南岸,柳仲礼也士气衰败,不再提及出战之事。

邵陵王萧纶重新收编溃散的士兵,与东扬州刺史临城公萧大连、新淦公萧大成等人从东路一同赶到;正月初四,在朱雀航南岸列营,也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

此时,朝廷内外都因侯景之乱而怪罪朱异,朱异又羞又愤,结果发病去世。按照旧例,尚书官不追赠谥号官职。梁武帝痛惜朱异,特意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正月初八,湘东王的世子萧方等以及王僧辩的军队抵达。

正月十二,封山侯萧正表献出北徐州投降东魏,东魏徐州刺史高归彦派兵接应。高归彦是高欢的族弟。

正月十三,太子迁居永福省。高州刺史李迁仕、天门太守樊文皎率领一万多名援兵赶到城下。台城与援军的通信早已断绝,有个叫羊车儿的人献上计策,制作纸鸢,系上长绳,在里面写下诏书,顺风放飞,希望能送到援军手中,纸鸢上题字:“得到纸鸢送交援军的人,赏银百两。”太子亲自到太极殿前,趁着西北风放飞纸鸢。贼兵觉得奇怪,以为是巫术厌胜,便用箭射落了它。

援军招募能进城递送书信的人,鄱阳王世子萧嗣身边的侍从李朗请求先受鞭刑,假装获罪叛逃到贼营,趁机得以入城。城中军民这才知道援军四面云集,全城上下欢呼鼓噪。梁武帝任命李朗为直阁将军,赏赐黄金后派他出城。李朗沿着钟山背面,昼伏夜出,过了多日才抵达援军营地。

正月二十七,鄱阳王世子萧嗣、永安侯萧确、庄铁、羊鸦仁、柳敬礼、李迁仕、樊文皎率领军队渡过淮河,进攻东府前的营栅,将其烧毁;侯景率军撤退。各路军队在青溪东岸扎营,李迁仕、樊文皎率领五千名精锐士兵单独进军深入,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抵达菰首桥东时,侯景的部将宋子仙设下伏兵袭击,樊文皎战死,李迁仕逃回。柳敬礼是柳仲礼的弟弟。

柳仲礼神情傲慢凶狠,轻视侮辱各位将领。邵陵王萧纶每天手持马鞭到他营门求见,也常常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因此他与萧纶以及临城公萧大连结下深深的仇怨。萧大连又与永安侯萧确有矛盾,各路军队互相猜忌提防,没有谁有作战的决心。援军刚到的时候,建康的官民扶老携幼前来迎接,可援军刚渡过淮河,就放纵士兵抢劫掠夺。从此官民大失所望,贼营中原本有打算响应官军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停止了行动。

王显贵献出寿阳投降东魏。

临贺王的记室、吴郡人顾野王起兵讨伐侯景,二月初三,率领军队赶来。当初台城关闭城门时,公卿大臣都惦记着粮食,无论男女贵贱都出城搬运大米,共筹集到四十万斛,收集各府库的钱财布帛五十万亿,全部集中在德阳堂,却没有储备柴草、鱼盐。到这时,只好拆毁尚书省的房屋当作柴薪,撤下坐席,切碎后喂马;坐席用完了,就用米饭喂马。士兵们没有肉吃,有的煮铠甲、熏老鼠、捕麻雀来充饥。皇宫甘露厨里有干苔,味道酸咸,被分给士兵食用。军人在宫殿和省署之间屠杀战马,夹杂着人肉一起吃,吃了的人必定生病。

侯景的军队也很饥饿,四处抢掠却毫无收获;东城有粮食,可供食用一年,但援军切断了运输通道。侯景又听说荆州的军队即将赶到,因此十分担忧。王伟对他说:“现在台城不能迅速攻克,援军日益增多,我军缺乏粮食,如果假装求和来缓解形势,东城的粮食足够支撑一年。趁着求和的时候,把粮食运进石头城,援军必定不敢行动,然后我们休整军队,修缮兵器,等待他们懈怠时发动攻击,就能一举攻克台城。”侯景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部将任约、于子悦到城下,呈递奏表请求求和,希望能恢复原来的藩镇职位。

太子因城中处境困窘,禀报梁武帝,请求答应侯景的求和。梁武帝发怒说:“求和不如战死!”太子坚持请求:“侯景围困逼迫已久,援军却相互观望不肯出战,应该暂且答应求和,再另做打算。”梁武帝犹豫了很久,才说:“你自己做主吧,不要让千年以后的人取笑。”于是回复同意求和。

侯景请求割让江右四州的土地,并且要求宣城王萧大器出城相送,然后才渡过长江撤军。中领军傅岐坚决反对:“哪有贼兵举兵围攻皇宫,反而与他求和的道理!这只不过是想瓦解援军罢了。戎狄之人兽心不改,绝对不能相信。况且宣城王是嫡长子,国家命运系于他一身,怎么能作为人质!”梁武帝于是任命萧大器的弟弟石城公萧大款为侍中,出城到侯景营中做人质,又下令各路援军不得再前进,颁布诏书说:“善于用兵的人不轻易作战,制止战争才是武德。可以任命侯景为大丞相,都督江西四州诸军事,豫州牧、河南王的职位依旧保留。”

二月十三,在西华门外设立祭坛,派遣仆射王克、上甲侯萧韶、吏部郎萧瑳与于子悦、任约、王伟登上祭坛共同盟誓。太子詹事柳津走出西华门,侯景走出营栅门,两人遥遥相对,又宰杀牲畜,歃血为盟。盟誓之后,侯景却没有解除对台城的长期包围,反而专门修缮铠甲兵器,借口“没有船只,不能立即出发”,又说“担心南方军队追击”,遣送石城公萧大款返回台城,要求宣城王萧大器出城相送;索要的条件越来越多,毫无离去的意思。太子明知他在说谎,仍然对他加以笼络,没有断绝联系。萧韶是萧懿的孙子。

二月十四,前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萧退、西昌侯的世子萧彧率领三万军队,抵达马卬洲。侯景担心他们从白下城向上进攻,上奏说:“请下令让北岸的军队集中返回南岸,否则会妨碍我渡江撤军。”太子立即命令萧会理从白下城转移军队到江潭苑。萧退是萧恢的儿子。

二月十五,朝廷任命邵陵王萧纶为司空,鄱阳王萧范为征北将军,柳仲礼为侍中、尚书右仆射。侯景任命于子悦、任约、傅士悊都为仪同三司,夏侯譒为豫州刺史,董绍先为东徐州刺史,徐思玉为北徐州刺史,王伟为散骑常侍。梁武帝任命王伟为侍中。

接着,侯景又上奏说:“刚才收到西岸的消息,高澄已经夺取了寿阳、钟离,我现在没有地方安身,请求借广陵和谯州给我暂住,等夺回寿阳后,就立即奉还给朝廷。”又说:“援军既然在南岸,我必须从京口渡江撤军。”太子都答应了他的要求。

庚戌日,侯景又上奏说:“永安侯萧确、直合赵威方频繁隔着营栅辱骂我,说:‘天子亲自与你盟誓,我最终一定会打败你。’请求召萧确和赵威方入城,我就立即率军上路。”梁武帝派遣吏部尚书张绾召萧确入朝,辛亥日,任命萧确为广州刺史,赵威方为盱眙太守。萧确多次上奏坚决推辞,不肯入城,梁武帝不允许。萧确先派赵威方入城,自己打算向南逃走。邵陵王萧纶哭着对他说:“台城被围已久,圣上处境危急,臣子的心情比被开水和烈火煎熬还要急切,所以才暂且与侯景盟誓,遣送他撤军,再另谋后续计策。皇命已经决定,你怎么能违抗!”

当时台城的使者周石珍、东宫主书左法生正在萧纶的军营中,萧确对他们说:“侯景虽然说要离去,却不解除对台城的包围,他的意图很明显。现在召我入城,对事情有什么好处!”周石珍说:“敕旨就是这样,你怎么能推辞!”萧确的态度仍然坚决,萧纶大怒,对赵伯超说:“谯州刺史,替我杀了他!提着他的首级去复命!”赵伯超拔出刀,怒视着萧确说:“我认识你这位君侯,但刀可不认识!”萧确只好流着泪入城。

梁武帝平时吃素食,等到台城被围日久,御厨里的蔬菜都吃完了,只好开始吃鸡蛋。萧纶通过使者暂时接通了与台城的联系,献上几百枚鸡蛋,梁武帝亲手挑选,不禁悲泣哽咽。

湘东王萧绎驻军在郢州的武城,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驻军在青草湖,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驻军在西峡口,他们都借口等待四方援军,拖延不进。中记室参军萧贲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因萧绎不早日进军,心中十分不满。有一次他与萧绎玩双六棋,萧绎该落子却迟迟不下,萧贲说:“殿下根本没有进军的意思。”萧绎对此怀恨在心。等到收到梁武帝的敕令,萧绎打算撤军,萧贲说:“侯景以臣子的身份举兵攻打皇宫,现在如果放任他撤军,他还没渡过长江,一个小孩都能斩杀他,他必定不会真的离去。大王率领十万大军,还没见到贼兵就撤退,怎么能这样!”萧绎很不高兴,没过多久,就借故杀了萧贲。萧慥是萧懿的孙子。

东魏河内地区四千多家百姓,因为北魏北徐州刺史司马裔是他们的同乡,于是纷纷率领族人归附他。丞相宇文泰想封赏司马裔,司马裔推辞说:“士大夫们远道而来归附皇恩教化,我怎么能独占功劳!出卖义士来追求荣华富贵,这不是我所愿的。”

侯景将东城的粮食运进石头城,运输完毕后,王伟听说荆州的军队已经撤退,援军虽然众多,但互不统一指挥,于是劝说侯景:“大王以臣子的身份举兵,围攻皇宫,逼迫侮辱妃嫔公主,亵渎宗庙,就算拔光大王的头发,也数不清你的罪行。现在凭借这些所作所为,你还能在哪里安身!背弃盟约而取得胜利,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先例,希望你暂且观察形势变化。”临贺王萧正德也对侯景说:“大功即将告成,怎么能放弃离去!”

侯景于是上奏梁武帝,陈述他的十大过失,并且说:“臣与陛下产生隔阂,所以冒昧地陈述直言。陛下推崇修饰虚假荒诞之事,厌恶听闻真实情况,把妖异怪诞当作吉祥的征兆,把上天的谴责当作没有过错。你敷陈演绎六艺,排斥前贤儒者,这是王莽的做法;把铁当作货币,轻重没有常规,这是公孙述的制度;滥封官爵,朝廷法度鄙陋杂乱,这是更始帝、赵王司马伦的风气;豫章王把亲生父亲当作死敌,邵陵王在父亲还在世时就身穿布衣(为母守孝却有违礼制),这是石虎的作风;修建佛塔,耗费无数钱财,导致百姓饥饿,这是笮融、姚兴的时代才有的事。”

又说:“建康的宫殿奢华无比,陛下只与主书共同决断国家大事,政务通过贿赂完成,宦官豪强势力强盛,僧众富裕殷实。皇太子喜好珠宝玉器,沉迷酒色,言谈轻薄无礼,吟咏的都是淫靡之诗;邵陵王所到之处,百姓深受其害,城池残破;湘东王的部下贪婪放纵;南康王、定襄侯之流,都只是沐猴而冠罢了。他们身为陛下的子孙侄辈,位居藩王,肩负屏障国家的重任,可臣起兵一百天以来,谁肯起兵救援君王!这样的王朝如何能够长久?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从前鬻拳以武力劝谏楚文王,楚文王最终改正错误;我今天的举动,又有什么罪过呢!希望陛下能小惩大诫,放逐奸佞,接纳忠言,让臣没有再次起兵的忧虑,陛下也没有被困孤城的耻辱,那么百姓就太幸运了!”

梁武帝看完奏表,又羞愧又愤怒。三月丙辰朔日,在太极殿前设立祭坛,祭告天地,宣布侯景违背盟约,点燃烽火,全城鼓噪。当初关闭城门时,台城内有男女十多万人,披甲的士兵两万多人;被围日久,很多人身体浮肿,呼吸困难,死了十分之八九,守城的士兵不足四千人,而且都瘦弱不堪,气喘吁吁。路上到处都是尸体,无法掩埋,腐烂的尸汁填满了沟渠,但众人仍然盼望着外援。

柳仲礼只聚集妓妾,置酒作乐,将领们每天前去请求出战,他都不允许。安南侯萧骏劝说邵陵王萧纶:“城池如此危急,而都督却不肯救援,如果万一发生意外,殿下有何颜面立足于世间!现在应该把军队分成三路,出其不意地进攻贼兵,一定能成功。”萧纶没有听从。柳津登上城楼对柳仲礼说:“你的君王和父亲陷入危难,你却不能竭力救援,百年之后,人们会把你说成什么样的人!”柳仲礼也毫不在意。梁武帝向柳津询问对策,柳津回答说:“陛下有邵陵王这样的儿子,臣有柳仲礼这样的儿子,他们不忠不孝,贼兵怎么能平定!”

三月戊午日,南康王萧会理与羊鸦仁、赵伯超等人进军到东府城北扎营,约定夜间渡河发动进攻。然而羊鸦仁等人到天亮还没赶到,侯景的军队察觉了他们的动向。营地还没建立起来,侯景就派宋子仙率军袭击,赵伯超望风而逃。萧会理等人的军队大败,战死和溺死的有五千人。侯景把他们的首级堆积在宫阙之下,向城中示威。

侯景又派于子悦请求求和,梁武帝派御史中丞沈浚到侯景的营中。侯景实际上没有离去的意思,对沈浚说:“现在天气正热,军队不宜调动,请求暂且留在京师为朝廷效力。”沈浚愤怒地斥责他,侯景不回应,横刀呵叱他。沈浚说:“你负恩忘义,违背盟约,本来就是天地所不容的!我沈浚已经五十岁了,常常担心不能死得其所,怎么会被死亡恐吓呢!”说完径直离去,毫不回头。侯景因为他忠诚正直,所以没有杀他。

于是侯景挖开石阙前的河水,从四面八方进攻台城,日夜不停。邵陵王的世子萧坚驻守太阳门,整天沉迷于赌博饮酒,不体恤官吏士兵,他的书佐董勋、熊昙朗对他心怀怨恨。丁卯日,拂晓时分,董勋、熊昙朗在城西北楼引导侯景的军队登上城楼,永安侯萧确奋力抵抗,无法击退敌军,于是推门入宫禀报梁武帝:“城池已经陷落了。”梁武帝安然躺着不动,问:“还能再战吗?”萧确回答:“不能了。”梁武帝叹息说:“江山是我自己得到的,又由我自己失去,还有什么遗憾呢!”接着对萧确说:“你赶紧逃走,告诉你的父亲,不要挂念我和太子。”随后派他去慰劳城外的各路军队。

不久,侯景派王伟进入文德殿拜见梁武帝。梁武帝下令卷起帘子、打开房门,让王伟入宫。王伟跪拜呈上侯景的奏表,声称:“臣被奸佞之人蒙蔽,率领军队入朝,惊动了圣驾,如今到宫阙前请罪。”梁武帝问:“侯景在哪里?可以召他进来。”

侯景进入太极东堂拜见,率领五百名披甲士兵自卫。他在殿下磕头行稽颡大礼,典仪官引导他坐在三公的坐榻上。梁武帝神色不变,问道:“你在军中时间很久了,恐怕很辛苦吧!”侯景不敢抬头,汗水浸湿了脸面。梁武帝又问:“你是哪个州的人,竟敢到这里来?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全都答不上来。任约在一旁代为回答:“臣侯景的妻子儿女都被高氏屠杀,只剩臣一人归附陛下。”梁武帝再问:“当初渡江时有多少人?”侯景答:“一千人。”“围攻台城时有多少人?”答:“十万人。”“现在有多少人?”答:“天下之内,没有不是臣的人。”梁武帝低下头,不再说话。

侯景又前往永福省拜见太子,太子也没有畏惧的神色。侍卫们都惊慌逃散,只有中庶子徐摛、通事舍人陈郡人殷不害在旁侍奉。徐摛对侯景说:“侯王应当以礼相见,怎么能这样无礼!”侯景才向太子跪拜。太子和他说话,他又答不上来。

侯景退下后,对他的厢公王僧贵说:“我常年骑马对阵,箭雨刀刃交错,却意气安定从容,毫无畏惧之心。如今见到萧公(梁武帝),却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到畏惧,难道不是天子的威严不可侵犯吗!我不能再见到他了。”于是侯景撤掉皇宫和东宫的全部侍卫,放纵士兵抢掠,皇宫的车马、服饰、御用器物以及宫女都被洗劫一空。他又逮捕朝廷官员、王侯,把他们押送到永福省,派王伟驻守武德殿,于子悦屯兵太极东堂。侯景伪造诏书大赦天下,自封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建康的官民纷纷出逃避难。太子洗马萧允逃到京口后,安然定居不再前行,说:“生死自有天命,怎么能逃脱!灾祸的到来,都源于贪图利益;如果不追求利益,灾祸又从哪里来呢!”

三月己巳日,侯景派石城公萧大款带着诏书,下令解散城外的援军。柳仲礼召集各位将领商议,邵陵王萧纶说:“今天的命运,就托付给将军了。”柳仲礼凝视着他,没有回应。裴之高、王僧辩说:“将军手握百万大军,却导致皇宫沦陷,现在正应当全力决战,还有什么好说的!”柳仲礼最终一言不发,各路军队于是各自分散离去。南兖州刺史临成公萧大连、湘东王世子萧方等、鄱阳王世子萧嗣、北兖州刺史湘潭侯萧退、吴郡太守袁君正、晋陵太守陆经等人,各自返回自己的镇所。袁君正是袁昂的儿子。邵陵王萧纶逃往会稽。柳仲礼和弟弟柳敬礼、羊鸦仁、王僧辩、赵伯超一同打开营门投降,士兵们没有不叹息愤慨的。柳仲礼等人入城后,先拜见侯景,再去见梁武帝;梁武帝不和他们说话。柳仲礼见到父亲柳津,柳津痛哭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何必来见我!”湘东王萧绎派全威将军会稽人王琳运送二十万石大米犒劳军队,抵达姑孰时,听说台城沦陷,便把大米沉入长江后返回。

侯景下令焚烧台城内堆积的尸体,即使是病危未死的人,也被聚集起来一同焚烧。

三月庚午日,朝廷下诏,让各州郡的刺史、太守、都督等官员恢复原来的职位。侯景留下柳敬礼、羊鸦仁,派柳仲礼返回司州,王僧辩返回竟陵。当初,临贺王萧正德与侯景约定,攻克台城后,不能保全梁武帝和太子。等到城门打开,萧正德率领部众挥刀想要入宫,侯景事先派自己的部下把守宫门,所以萧正德没能入宫。侯景改任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文武百官都恢复原来的职位。萧正德入宫拜见梁武帝,一边跪拜一边哭泣。梁武帝说:“事到如今,哭也没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秦郡、阳平、盱眙三郡都投降了侯景,侯景将阳平改为北沧州,秦郡改为西兖州。

东徐州刺史湛海珍、北青州刺史王奉伯、淮阳太守王瑜,都献出辖地投降东魏。青州刺史明少遐、山阳太守萧邻弃城逃走,东魏占据了这些地方。

侯景任命仪同三司萧邕为南徐州刺史,取代西昌侯萧渊藻镇守京口。又派部将徐相攻打晋陵,陆经献出晋陵郡投降。

当初,梁武帝任命河东王萧誉为湘州刺史,调任原湘州刺史张缵为雍州刺史,取代岳阳王萧詧。张缵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声望,轻视年轻的萧誉,迎接萧誉时礼数有所欠缺。萧誉到任后,核查州府的财物交接事宜,扣留张缵不让他离开;听说侯景作乱后,更是多次欺凌逼迫张缵。张缵担心被萧誉杀害,就乘轻舟连夜逃走,想要前往雍州赴任,又担心萧詧拒绝接纳自己。张缵与湘东王萧绎有旧交情,想要借助萧绎的力量杀掉萧誉兄弟,于是前往江陵。等到台城沦陷,各位藩王各自返回自己的镇所,萧誉从湖口返回湘州。桂阳王萧慥率领荆州都督府的军队留在江陵,想要等萧绎到来后拜见,再返回信州。张缵写信给萧绎说:“河东王萧誉逆江而上,想要袭击江陵,岳阳王萧詧在雍州,与他共谋不轨。”江陵的游军主朱荣也派人告诉萧绎:“桂阳王萧慥留在江陵,想要响应萧誉、萧詧。”萧绎感到恐惧,于是凿沉船只,把大米沉入江中,斩断船缆,从蛮族地区的小路骑马疾驰返回江陵,囚禁了萧慥并将他杀害。

侯景任命前临江太守董绍先为江北行台,派他携带梁武帝的亲笔敕令,征召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三月壬午日,董绍先抵达广陵,随行士兵不足二百人,且连日饥饿疲惫。萧会理的兵力强盛,僚佐们劝他说:“侯景已经攻陷京城,想要先铲除各位藩王,然后篡位。如果四方藩王都拒绝服从他,他很快就会溃败,怎么能把整个州的土地交给贼寇呢!不如杀掉董绍先,发兵固守,与东魏联合,等待形势变化。”萧会理一向懦弱,当即献出广陵城投降董绍先。董绍先入城后,众人都不敢反抗。萧会理的弟弟萧通理请求先返回建康,对他的姐姐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怎么能让全家都遭难!我到建康后也想设法立功,只是不知道天命如何罢了。”董绍先没收了广陵所有的文武官员、部下、铠甲兵器和金银布帛,派萧会理单人匹马返回建康。

湘潭侯萧退与北兖州刺史定襄侯萧祗出逃投奔东魏。侯景任命萧弄璋为北兖州刺史,州中百姓起兵反抗;侯景派直阁将军羊海率军援助,羊海却率领部众投降东魏,东魏于是占据了淮阴。萧祗是萧伟的儿子。

三月癸未日,侯景派于子悦等人率领几百名瘦弱士兵向东攻略吴郡。新城戍主戴僧逷拥有五千名精锐士兵,劝太守袁君正说:“贼寇现在缺乏粮食,从台城掠夺的物资,支撑不了十天。如果关闭城门坚守,很快就能把他们饿死。”当地豪强陆映公等人担心不能取胜,反而导致财产被抢,都劝袁君正迎接贼寇。袁君正一向胆怯,于是装载大米、牛肉和美酒,到郊外迎接于子悦。于子悦逮捕了袁君正,抢掠财物和青年男女,吴郡东部的百姓都修筑堡垒抵抗。侯景又任命任约为南道行台,镇守姑孰。

夏季,四月,湘东王世子萧方等抵达江陵,湘东王萧绎这才知道台城已经失守,于是下令在江陵四周七里范围内种植树木,修筑栅栏,挖掘三道壕沟进行防守。

东魏的高岳等人攻打西魏的颍川,没能攻克。大将军高澄增派兵力援助,援军络绎不绝,但过了一年仍然没有攻下。山鹿忠武公刘丰生献计,修筑堤坝拦截洧水,用水灌城,颍川城的城墙多处崩塌,高岳率领全军轮流攻城。王思政亲自冒着箭雨石头,与士兵同甘共苦,城中泉水喷涌而出,士兵们悬挂铁锅做饭。太师宇文泰派大将军赵贵督率东南各州的军队救援,自长社以北地区都变成了沼泽,军队抵达穰城后,无法前进。东魏派擅长射箭的人乘坐大船靠近城墙射箭,城池即将陷落;燕郡景惠公慕容绍宗与刘丰生到堤坝上视察,见东北方向尘土飞扬,便一同进入船中躲避。不久狂风大作,天地昏暗,船缆断裂,船只径直飘向城墙;城上的士兵用长钩拉住船只,弓弩齐发,慕容绍宗跳水溺死,刘丰生游到岸边,向土山逃去,被城上的士兵射死。

四月甲辰日,东魏晋升大将军勃海王高澄为相国,封齐王,给予特殊礼遇。四月丁未日,高澄前往邺城入朝,坚决推辞;东魏孝静帝没有同意。高澄召集将领僚佐秘密商议,众人都劝他接受朝廷的任命,只有散骑常侍陈元康认为不可,高澄因此猜忌他。崔暹于是推荐陆元规担任大行台郎,来分割陈元康的权力。

湘东王萧绎出兵救援台城时,下令他所督管的各州都发兵,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派府司马刘方贵率军从汉口出发;萧绎征召萧詧亲自率军前往,萧詧没有听从。刘方贵暗中与萧绎联络,谋划袭击襄阳,还没有行动;恰逢萧詧因其他事情召见刘方贵,刘方贵认为阴谋泄露,于是占据樊城拒绝受命,萧詧派军队攻打他。萧绎给予张缵丰厚的财物,派他前往雍州赴任,张缵抵达大堤时,萧詧已经攻克樊城,斩杀了刘方贵。张缵到达襄阳后,萧詧拖延不肯交接职位,只把城西的白马寺安排给他居住;萧詧仍然总揽军府的政务,听说台城沦陷后,便不再接受替代。助防杜岸欺骗张缵说:“看岳阳王的势头,必然容不下使君,不如暂且前往西山躲避灾祸。”杜岸是襄阳的豪门大族,兄弟九人,都以骁勇善战闻名。张缵于是与杜岸结盟,穿上妇人的衣服,乘坐青布车,逃入西山。萧詧派杜岸率军追击擒获了他,张缵请求出家为僧,改名为法缵,萧詧同意了。

荆州长史王冲等人写信给湘东王萧绎,请求他以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身份,秉承皇帝旨意主持盟约,萧绎没有同意。四月初三丙辰日,众人又请求他以司空的身份主持盟约,萧绎仍然没有同意。

梁武帝虽然表面上被侯景控制,但内心十分不满。侯景想任命宋子仙为司空,梁武帝说:“调和阴阳、辅佐朝政,怎么能用这种人!”侯景又请求让他的两名党羽担任便殿主帅,梁武帝也没有同意。侯景不能强迫,心中十分忌惮他。太子入宫,哭泣着劝谏梁武帝,梁武帝说:“谁让你来的!如果国家有灵,还能收复失地;如果不能,哭又有什么用!”侯景派他的士兵进入宫中值班,有人驱赶驴马,携带弓箭刀具,随意出入宫廷,梁武帝感到奇怪,询问原因,直阁将军周石珍回答说:“这是侯丞相的卫兵。”梁武帝大怒,呵斥周石珍说:“他是侯景,怎么能叫丞相!”身边的人都感到恐惧。从此以后,梁武帝的各种要求大多不能实现,饮食也被限制,他忧愤交加,病倒了。太子把年幼的儿子萧大圜托付给湘东王萧绎,还剪下自己的指甲和头发寄给他,作为信物。五月丙辰日,梁武帝躺在净居殿,口苦想要蜂蜜,但没能得到,又接连说:“嗬!嗬!”随后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侯景封锁消息,不发布丧事,把梁武帝的灵柩迁到昭阳殿停放,从永福省迎接太子入宫,让他像往常一样入朝。王伟、陈庆都在太子身边侍奉,太子痛哭流涕,不敢出声,宫殿外的文武官员都不知道梁武帝已经去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