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 第143章 潜龙在渊 暗流涌动

第143章 潜龙在渊 暗流涌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定鼎十七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冰雪消融,万物复苏,靖朝这台庞大的帝国机器在经历了冬日的沉淀后,内部积蓄的力量开始悄然勃发,平静的表象下,新的机遇与挑战如同春芽般破土而出。

历经数月的艰难航行,穿越风暴与未知,林远志派出的西洋探险队终于抵达了他们的首要目的地——印度西海岸的重镇,古里。

当那繁华喧嚣、桅杆如林的巨大港口呈现在眼前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探险队指挥官赵启明游击将军,也不由得感到深深的震撼。港内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巨大的阿拉伯三角帆船、精巧的印度商船、以及……那些船体高大、装备着多层甲板火炮、悬挂着奇异旗帜的西洋战舰——葡萄牙人的卡拉克大帆船和更先进的盖伦船。

“这便是西洋……”赵启明放下千里镜,喃喃自语。古里城的规模远超旧港,甚至不亚于广州,城内外寺庙尖塔林立,市集上人群摩肩接踵,各种肤色、语言的商人穿梭其间,交易着来自东西方的奇珍异宝。

他们以靖朝商队的身份谨慎靠港,递交了文书。古里的扎莫林(统治者)对这支来自遥远东方的“商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精美的瓷器和光滑的丝绸。然而,葡萄牙驻古里总督的反应则充满了警惕和敌意。几乎在赵启明等人上岸的同时,葡萄牙士兵就加强了对他们驻地的监视,并试图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

通过重金贿赂当地官员和通事的努力,赵启明很快摸清了古里乃至印度西海岸的复杂局势:葡萄牙人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在此地经营近百年,垄断了大部分利润丰厚的香料、棉布贸易,并在主要港口建立了堡垒和商站,对当地土邦实行高压控制,但也因此积怨甚深。阿拉伯商人和其他欧洲势力,如正在试图渗透的荷兰、英国商人则在一旁虎视眈眈。

一次秘密会面中,一位对葡萄牙统治深感不满的古里贵族向赵启明透露:“扎莫林对佛郎机人的贪婪和傲慢早已不满,但惧于其火炮战舰……若上国能展示出足以抗衡佛郎机的力量,古里乃至整个马拉巴尔海岸,都愿意向强大的天朝敞开大门。”

机遇与风险并存。赵启明意识到,靖朝若想在此地立足,势必与葡萄牙发生直接冲突。他将所见所闻、所绘制的海图、港口防御草图以及这一重要情报,通过可靠的快船,连同第一批采购的印度棉布样本和几箱胡椒,一同火速送往旧港。西洋的大门已经露出一条缝隙,但推开它需要的力量和决心,远超南洋。

京城,海事总局提交的厚达寸许的《南洋巩固事宜及西洋勘探第一阶段预算详表》,在朝堂引发了新一轮, albeit 更加务实的争论。

户部尚书捧着那本沉甸甸的预算,眉头紧锁:“程总办,开拓之心,老夫理解。然此预算所列,仅南洋巩固及西洋勘探一项,已近乎去岁国库岁入的一成半!这还不包括北疆定北城筑城、水师新舰建造、以及各地河工赈灾等项。国库虽丰,亦恐难堪重负啊!”

程青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份由皇次子楚琙协助核算的《海贸预期收益与投入对比分析》,条分缕析:“尚书大人请看,去岁仅旧港、安汶两地商税及香料专营之利,已抵南洋水师大半开销。若西洋商路打通,印度棉布、波斯地毯、阿拉伯香料之利,十倍于南洋不止!今日之投入,乃为明日之巨利。若因小失大,坐视西洋之利尽归西夷,岂非憾事?”

支持开拓的官员纷纷附和,列举海贸带来的白银流入、技术刺激和就业机会。而保守派则依旧担忧投入过大,影响国内民生,并质疑西洋开拓是否真的能带来预期收益。

这一次,争论的焦点不再是“该不该开拓”,而是“如何开拓更划算”、“钱该花在哪里”。皇长子楚琰出人意料地没有直接反对预算,而是提出了一个修正案:“预算可准,然需分阶段拨付,每阶段需由户部、工部、都察院联合稽查进度与成效,再决定是否拨付下一阶段款项。同时,开拓所需之物资采购、工匠雇佣,需优先考虑国内,以利民生。”

这是一个务实且难以反驳的建议,既保证了开拓的进行,又加强了监督和控制。楚琙在经过深思后,也表示了赞同。最终,预算在略作削减和附加了严格监管条件后,获得通过。

朝堂之上,理念的冲突开始让位于方案的优化和风险的管控。两位皇子的关系,也呈现出一种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分歧中求共识的复杂态势。楚骁高踞御座,对这一幕乐见其成。他知道,一个健康的帝国,既需要开拓的锐气,也需要守成的谨慎,更需要两者之间的有效制衡与磨合。

福州船厂,“靖海二号”和“靖海三号”的建造已近尾声。与“靖海一号”相比,它们吸收了所有试航和改进的成果:优化后的明轮效率更高,运行更平稳;采用新合金阀门的“麒麟”改进型蒸汽机可靠性显着提升;船体结构经过局部加强,震动问题得到改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