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 第143章 潜龙在渊 暗流涌动

第143章 潜龙在渊 暗流涌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日,“靖海二号”进行了首次系泊动力测试。随着改进型“麒麟”机发出更加沉稳有力的轰鸣,明轮高速转动,船体在缆绳的束缚下显示出强劲的前进力量。最让王徵和吴昶欣慰的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的蒸汽泄漏或部件故障!

“成了!这次是真的成了!”一位参与项目的年轻工匠激动地喊道。虽然仍需海试检验,但所有人都相信,“靖海级”战舰终于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实验品,蜕变成了真正具备实战价值的武器。俞通海在接到测试报告后,立刻上奏,请求在“靖海二号”、“靖海三号”服役后,以其为蓝本,开始小批量建造此型战舰,并着手规划对现有主力战舰进行蒸汽动力改造。

而在格物院深处,那位痴迷于“电气”的老博士,则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他成功地重复了“隔空传火”的实验,甚至用更长的金属丝实现了更远距离的火花传递。但他完全无法理解这现象背后的原理。他将莱顿瓶反复改进,储存更多的“电气”,产生的火花也更亮、更响,有时甚至能点燃细小的纸屑。他将这一切详细记录,称之为“无常之力”,并在其手稿中猜测:“此力迅疾如电,莫不是与天上雷电同源?”他的研究在格物院内部被视为“奇技淫巧”,无人重视,唯有吴昶在翻阅其记录时,会偶尔陷入沉思,觉得这看似无用的“火花”,或许隐藏着某种超越蒸汽的、更加莫测的未来。

北海西岸,色楞格河河口高地。

冰雪刚刚融化,冻土依然坚硬,但“定北城”的筑城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麴义亲自坐镇,督促进度。成千上万的士兵、招募的流民以及归附部落派出的劳役,如同蚁群般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

首先进行的是地基的开挖和夯实。在经验丰富的工官指挥下,人们用火烧、用热水浇,想尽办法软化冻土,然后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作为城墙的根基。采石场和伐木场也同步开工,石料和巨大的原木通过临时修建的滑道和河流,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一座象征着帝国北疆最远触角的城池,正在一砖一石地奠定其基石。

与此同时,边境的茶马互市愈发繁荣,但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尘埃。一小股未被完全剿灭的沙俄哥萨克残兵,或者说是对条约不满的冒险者,化装成商人,试图在边市上挑起事端,散布谣言,甚至小规模抢劫落单的商队。麴义对此毫不手软,他派出精锐骑兵巡逻队,加强边境稽查,并公开处决了几名抓获的匪徒,悬首示众。

“告诉那些罗刹鬼,也告诉所有心怀不轨的人!”麴义的声音在边市上空回荡,“条约给了你们和平贸易的机会,但谁若想破坏这和平,我麴义和镇北城的数万将士,手中的刀枪火铳,绝不答应!” 强有力的震慑之下,边境的秩序迅速恢复,但也提醒着所有人,北疆的和平,依然建立在武力的平衡之上。

楚骁的书房中,那幅寰宇图又添上了新的标注——古里港的位置被清晰地圈出,旁边用小字注明了赵启明传回的情报要点。

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份奏报:西洋初探的机遇与风险、朝堂预算博弈的结果、“靖海级”改进的成功、北疆筑城的进展以及边境的小小波澜。

他的批复,体现着长远的布局和超凡的耐心:

对赵启明,他谕令林远志:“西洋情报,至关重要。着赵启明暂驻古里,以商队为掩护,继续深入探查,结交当地势力,摸清葡夷虚实。暂勿轻启战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对朝堂通过的预算,他朱批:“照准。望程青、楚琙依案施行,务求实效。琰儿所提监管之议,甚善,着都察院会同办理。”

对“靖海级”的成功,他下令:“‘靖海’二、三号尽快海试形成战力。后续建造及旧舰改造方案,着俞通海、王徵、吴昶详议奏来。”

对北疆,他勉励麴义:“定北城乃百年基业,辛苦将军。边市小患,处置得当。然需时刻警惕,勿使星火燎原。”

潜龙在渊,非是不能腾飞,而是在等待风云际会的最佳时机。帝国的力量在四方深耕,技术在前行,外交在渗透,内部在磨合。楚骁如同一位最沉得住气的猎手,布好了陷阱,磨利了刀箭,耐心地等待着猎物进入射程,等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刻。暗流已然涌动,只待那最终汇聚成滔天巨浪的时刻到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