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 第266章 她缝补的那件衣,是天下最后一道诏书

第266章 她缝补的那件衣,是天下最后一道诏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枚银针,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固执地避开了最完美的轨迹。

苏烬宁的指尖传来一丝极细微的、非她所控的颤抖。

不是因为力竭,更不是因为眼花。

是那只蛰伏已久的“末世之眼”,在未经她允许的情况下,自行苏醒,并带来了濒临失控的刺痛!

她眉头紧蹙,立刻闭上双眼,将那件缝补了一半的粗麻旧衣放在膝上,双手结印,强行平复体内翻涌的气血。

太迟了,那股熟悉的、仿佛要将灵魂抽离的眩晕感已然袭来。

幻象如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她的意识。

眼前不再是昏暗的毡房,而是那片由她一手构建、遍布王朝疆域的宏大网络。

十七座民策台的光点,如星辰般在她的意识版图上闪烁,稳定而有力。

可就在下一刹,东南方向的三颗“星辰”,光芒骤然黯淡下去,并开始剧烈地闪烁、扭曲!

画面飞速拉近,她“看”到了那三座民策台下的景象。

新上任的执事官,由于对共感文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解读春耕令时犯下了致命错误。

他们将“因地制宜,顺时而耕”的指令,误读成了僵化的教条,强令所有田亩种植同一种耐旱作物。

幻象中,大片本该湿润丰饶的土地被错误地翻耕,珍贵的水源被浪费在不适宜的沙土上。

苏烬宁甚至能“看”到几个月后的未来——秋收时节,田地龟裂,作物枯萎,颗粒无收!

届时,这三个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的郡县,将再次陷入饥荒的绝境,无数百姓将流离失所。

而这一切的根源,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善意的误读。

幻象破碎,苏烬令猛然睁开双眼,额角已渗出细密的冷汗,生命力如退潮般被抽走了一大截。

她扶着墙壁,深深吸了几口北疆寒冷的空气,胸口传来一阵闷痛。

不能直接干预。

她很清楚,一旦自己再次以“先知”的身份降下神谕,那么林墨、蓝护卫、阿阮等人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人们会再次将希望寄托于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而不是自己手中的锄头和心中的信念。

这个刚刚学会蹒跚学步的庞大体系,会立刻退化回襁褓之中。

她看了一眼膝上那件缝了一半的旧衣,

她没有再试图去缝合那道磨损的领口,而是翻找出另一块边角料,拈起一根被熏黑的针,穿上最不起眼的黑线。

她的手指不再追求工整,而是以一种奇异的韵律在粗糙的布片上飞速穿行。

那不是绣花,更不是缝补,而是在绘制一幅微缩的地图。

针脚的走向,是“笔芽花”叶脉的纹路;线迹的疏密,则暗合地脉流转的图谱。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一组看似杂乱无章、孩童涂鸦般的符号,便出现在那块小小的布片上。

她将这块“补丁”小心地缝在了旧衣的内侧夹层里,针脚粗疏,仿佛生怕别人发现不了。

次日清晨,风雪稍歇。

一个衣衫褴褛、满面风霜的老牧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毡房外乞食。

苏烬宁没有多问,只给了他一块温热的馕和一碗羊奶,然后将那件补好的粗麻旧衣递给了他。

“天冷,穿暖些,别让风钻进骨头。”她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任何情绪。

老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将旧衣紧紧裹在身上。

他蹒跚着离去,自始至终,都未曾察觉,那件看似寻常的旧衣夹层里,正藏着一枚足以扭转三郡命运、校正整个王朝运行轨迹的无声诏书。

半月后,东沟郡民策台。

林墨正皱着眉,看着台下忙碌的村民。

他们竟然放弃了执事官下达的春耕令,转而根据一个过路老牧人身上那件破衣服的补丁图案,在调整农时和作物品种。

“首使,这简直是胡闹!”随行的济世阁弟子满脸不可思议,“一个来历不明的乞丐,一件破烂的衣服,怎么能比执事官的政令还重要?这不又回到愚昧信奉符咒的老路上了吗?”

林墨没有说话,她径直走下民策台,向一位正在指挥众人分拣种子的老农问道:“老丈,你们为何要更改耕种计划?那补丁上画的,究竟是什么?”

老农憨厚地笑了笑,指着那件被他们奉为至宝的旧衣:“俺们也看不懂。是那个穿这衣裳的老人家说的,他说,给他衣服的那个穿麻衣的女人交代过,这图案是给土地看的,不是给人看的。土地看懂了,自然就会告诉我们该种什么。”

林墨心头一震,快步上前,从村民手中接过那件旧衣。

当她的指尖触碰到内侧夹层那块粗糙的补丁时,瞳孔骤然收缩!

这组符号……她猛地倒吸一口凉气,立刻从怀中取出随身携带的《共感文初解》,飞速比对。

这不是巧合!

这绝对不是巧合!

这组看似杂乱的符号,经过“共感文”的深层逻辑解码后,竟能精准地对应上《耕心诀》中那段早已失传的、关于节气偏移与土壤变化的精准校正篇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