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尘落(2 / 2)
为何在自己表现出对北静王的猜忌时,太上皇有时会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原来,这背后竟藏着这样一段关乎太祖承诺与皇家恩义的往事。
“父皇不必过于自责,”皇帝沉声道,“太祖皇帝仁厚念旧,父皇谨遵祖训,皆是仁德之心。”
“然,恩宠岂可逾越法度?水溶身受两代皇恩,不思报效,反生逆心,其罪在其自身,非父皇之过。”
“如今他已伏法,这段公案,也该了结了。”
太上皇看着眼前沉稳果决、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甚至在此次叛乱中展现出卓越魄力与掌控力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也闪过一丝彻底的放松。
他仿佛终于卸下了肩头一副沉重的担子。
“了结了……是啊,该了结了。”
太上皇喃喃道,他挣扎着想要坐直些,皇帝连忙上前搀扶。
“皇帝,”太上皇握住儿子的手,那手已有些枯瘦,却异常有力。
“经过此事,朕也想明白了。朕老了,精力不济,这江山社稷,早已是你的江山。朕留在宫中,不过是具泥塑木偶,反倒让你束手束脚。”
他从枕边摸出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盒,递给皇帝:
“这里,是朕手中最后的一些人手名单,还有一些……只有朕知道的暗处力量,如今,都交给你了。”
“往后,该如何做,皆由你乾纲独断。”
皇帝接过木盒,只觉得重逾千斤。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权力的交接,更是父亲彻底的放手与信任。
“父皇……”皇帝声音有些哽咽。
太上皇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真正洒脱的笑容:
“不必做此儿女之态。朕这一生,困于宫墙之内,看似富有四海,实则未曾真正领略过这万里江山。如今,朕想为自己活一次。”
他目光望向窗外,仿佛已看到了那宫墙之外的广阔天地:“朕已安排妥当。不日,宫中便会传出朕‘驾崩’的消息。”
“朕会悄然离宫,趁着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去看看太祖皇帝打下的这片锦绣河山。”
“你……就当为父,已经死了吧。”
皇帝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
他明白,这是父皇能给他的、最彻底的支持,也是对他统治能力最大的肯定。
从此,朝堂之上,再无任何能掣肘他的力量。
“父皇……”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为深深一揖,“儿臣……谨遵父皇之意!愿父皇……一路珍重!”
数日后,一个宁静的清晨,象征着国丧的沉重钟声,自宫城中缓缓响起,一声接着一声,传遍了整个京城,继而传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太上皇……驾崩了!”
举国哀痛,缟素遍地。
无人知晓,就在那钟声回荡之际,一辆看似普通的青布马车,在几骑毫不起眼的护卫下,悄无声息地驶出了京城,汇入了南来北往的人流,向着那烟雨江南、大漠孤烟的方向,悠悠而去。